| [1] 谢华伦,彭昌海,张广照,等.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初报[J]. 湖北植保,2016,154(1):27-28. [2] 孙光忠,彭超美,刘元明,等.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82-83.
 [3] 汪强高,朱昕,奚俊,等.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5,(4):134.
 [4] 金亮,寿伟国,应海明,等. 不同杀菌剂控制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147,153.
 [5] 辛一兰,陈金唤, 严福祥,等. 小麦赤霉病不同防治适期防效对比试验报告[J]. 陕西农业科学,2015,08:32-33.
 [6] 刘志超,胡凤灵,时萍.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07(30):104-105.
 [7] 王清文,陆小成,张勇,等.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J]. 陕西农业科学,2015,09:33-34.
 [8] 袁培祥. 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与防治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 2012(09):43-44.
 [9] 杨荣明,吴燕,朱凤,等. 到2010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2011(02):25-26.
 [10] 张吉昌,王捍东,白庄君,等. 汉中盆地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1995(02):35-36.
 [11] 张夕林. 新药剂戊唑醇.咪鲜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及应用技术[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09):18.
 [12] 方兴洲.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3):148.
 [13] 梁生英,赵国海.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1):33.
 [14] 刘艳丽.  小麦赤霉病防治“五要五不要”[J]. 科技致富向导. 2015(17):28.
 [15] 刘红军,侯清松.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及抗赤资源利用[J]. 小麦研究. 2014(01):55-56.
 [16]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01):33.
 [17] 王广富.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控[J]. 科学种养, 2014(05):18-19.
 [18] 谭立云.  防治小麦赤霉病见花就打药[J]. 农药市场信息,2014(11):10-12.
 [19] 杨秀云.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11.
 [20] 王艳,冯艺,孙俊,等.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2):3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