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隋启君, 白建明, 李燕山, 等. 适合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的新品种选育策略[A]. 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 2013: 243-247.
|
[2] |
中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J].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09(11):4-7.
|
[3] |
何卫, 胡建军, 王克秀, 等. 2013年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及对策建议[A]. 中国作物学会.2014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 2014: 211-212.
|
[4] |
白金达. 马铃薯脱毒苗基质栽培与雾化栽培繁育技术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0.
|
[5] |
Pamela J. Weathers, Kenneth L. Giles. Regeneration of plants using nutrient mist culture[J].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1988,24(7):727-732.
|
[6] |
Dong Chil Chang, Choun Soo Park, Sung Yeul Kim, et al. Growth and Tuberization of Hydroponically Grown Potatoes[J]. Potato Research, 2012,55(1):69-81.
doi: 10.1007/s11540-012-9208-7
URL
|
[7] |
Roberto Tierno, Ana Carrasco, Enrique Ritter, et al. Differential Growth Response and Minituber Production of Three Potato Cultivars Under Aeroponics and Greenhouse Bed Culture[J]. 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 2014,91(4):346-353.
doi: 10.1007/s12230-013-9354-8
URL
|
[8] |
徐伟忠, 王利炳, 詹喜法, 等. 一种新型栽培模式——气雾培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06(7):30-33.
|
[9] |
张德银, 廖霏霏, 刘兴贵, 等. 脱毒马铃薯雾化生产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0):60-61.
|
[10] |
乔建磊. 马铃薯雾培营养调控机理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学, 2011.
|
[11] |
柳巧霞, 贺晓霞. 不同环境条件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及微型薯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04):32-33.
|
[12] |
王平, 王晓黎, 沈学善, 等. 凉山州春马铃薯高产新品种筛选及其稳产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16):14-21.
|
[13] |
梁馨文, 王春辉, 吴玉峰, 等. 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品比试验[J]. 中国农技推广, 2018,34(02):32-33.
|
[14] |
王生菊, 李宇. 6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品比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 2017(1):48-51.
|
[15] |
汪翠存. 带根苗与顶端扦插苗对马铃薯雾培原原种生产的影响[A].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C]. 2017: 261-270.
|
[16] |
贺晓霞. 雾培马铃薯不同品种生长及微型薯产量比较[J]. 中国马铃薯, 2019,33(1):15-20.
|
[17] |
张昕. 外源钙对马铃薯克新18号形态、生理、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5.
|
[18] |
吴娇. 宁夏中部旱区不同灌溉定额下马铃薯生长及土壤水氮运移模拟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 2019.
|
[19] |
宫占元.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匍匐茎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23(4):7-10.
|
[20] |
韩忠才, 张胜利, 徐飞, 等. 雾培马铃薯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 2018,43(6):36-39.
|
[21] |
潘哲超, 王颖, 徐宁生, 等. 马铃薯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5):1626-1636.
|
[22] |
何庆学, 王季春, 唐道彬, 等. 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初步研究[J]. 中国马铃薯, 2003(2):70-73.
|
[23] |
刘伟, 王季春, 高旭. 匍匐茎调控对雾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 2010,24(6):341-344.
|
[24] |
王季春, 唐道彬, 吕长文, 等. 营养与株型调控对雾培马铃薯的结薯生理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15(3):104-107.
|
[25] |
王素梅. 雾培脱毒马铃薯适宜营养液配方和浓度的研究[D].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26] |
李标. 源库调控对雾培马铃薯结薯性能的影响[D]. 重庆:西南大学, 2008.
|
[27] |
刘克礼, 高聚林, 张宝林. 马铃薯匍匐茎与块茎建成规律的研究[J]. 中国马铃薯, 2003(3):151-156.
|
[28] |
张光海, 张贵合, 郭华春. 雾培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9):100-105.
|
[29] |
刘伟. 雾培马铃薯茎蔓与块茎发育调控的生理响应[D]. 重庆:西南大学, 2011.
|
[30] |
陈家吉, 戴清堂, 田恒林, 等. 诱导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9):68-70.
|
[31] |
张小川, 颉瑞霞, 王效瑜, 等. 试管薯诱导期温度对‘宁薯14号’结薯率的效果[J]. 中国马铃薯, 2017,31(3):134-137.
|
[32] |
石霞. 马铃薯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6):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