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宫庆涛, 耿军, 武海斌, 等. 3种果树蚜虫有效防治药剂及剂量筛选[J]. 植物保护, 2016, 42(5):225-229.
|
[2] |
张利军, 李丫丫, 马瑞燕, 等. 3种寄主上桃蚜的选择性及形态分化[J]. 生态学报, 2015, 35(5):1547-1553
|
[3] |
杨珍, 钟肖, 冯佩, 等. 植物对蚜虫危害的防御响应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51(2):167-172.
|
[4] |
古丽加马丽·吐尔汗. 新疆桃、杏主要蚜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5] |
王三根. 中国抗性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北京: 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2.
|
[6] |
朱更瑞. 中国桃属植物的抗性种质资源[J]. 作物品种资源, 1992,(3):18-20.
|
[7] |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等. 桃种质资源对桃蚜的抗性评价[J]. 果树学报, 2001, 18(3):145-177.
|
[8] |
宋银花, 王志强, 刘淑娥, 等. 桃杂种后代单株的抗蚜性评价[J]. 山西果树, 2004, 98(2):10-11.
|
[9] |
牛良, 鲁振华, 曾文芳, 等. ‘粉寿星’对桃绿蚜抗性的遗传分析[J]. 果树学报, 2016, 33(5):578-584.
|
[10] |
马亚玲, 刘长仲. 蚜虫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J]. 草业科学, 2014, 31(3):519-525.
|
[11] |
李丫丫. 桃蚜在不同类型寄主上的种下分化研究[D]. 太谷:山西农业大学, 2015.
|
[12] |
王新卫, 王力荣, 朱更瑞, 等. 桃粉蚜在郑州春季发生规律与桃及其近缘种抗性鉴定[J]. 果树学报, 2016, 33(12):1550-1555.
|
[13] |
牛良, 王志强, 鲁振华, 等. 我国桃育种现状及思考[C].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 2011:335-340.
|
[14] |
孙瑞红, 姜莉莉, 武海斌, 等. 中国桃蚜防治药剂及抗药性发展[J]. 农药, 2020, 59(1):1-5.
|
[15] |
宫亚军, 王泽华, 石宝才, 等. 北京地区不同桃蚜种群的抗药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1):4385-4394.
|
[16] |
宫庆涛, 武海斌, 郭腾达, 等. 苹果黄蚜防治药剂筛选及天敌安全性评价[J]. 农药, 2019, 58(1):70-72.
|
[17] |
王圣印, 牛雨佳, 唐睿, 等. 短翅蚜小蜂对桃蚜的取食和寄生功能反应[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43(2):267-274.
|
[18] |
王利平, 柳蕴芬, 张伟. 山东省桃蚜(Myzuspersicae)对啶虫脒、吡虫啉的抗药性[J]. 中国蔬菜, 2016,(2):48-51.
|
[19] |
王甦, 谭晓玲, 徐红星, 等. 三种捕食性瓢虫的种间竞争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9):3980-3987.
|
[20] |
钟锋. 我国桃蚜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世界农药, 2015, 37(4):16-19.
|
[21] |
张坤鹏, 宫庆涛, 武海斌, 等. 11种杀螨剂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比较[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36(5):769-774.
|
[22] |
郑尚刚. 脐橙园节肢动物多样性及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的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23] |
宫庆涛, 武海斌, 张坤鹏, 等. 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J]. 农药, 2014, 53(10):759-761.
|
[24] |
刘军和, 贺达汉. 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桃蚜的种间竞争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08, 28(6):9-12.
|
[25] |
赵静, 肖达, 张帆, 等. 三种捕食性瓢虫成虫对卵的种内自残及其集团内捕食作用[J]. 环境昆虫学报, 2016, 38(2):299-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