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延秋, 张欣华, 杨玉熙, 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烤烟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 2010,(5):32-34.
[2]COLLINS W K.烤烟生产原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3]杨隆飞, 占朝琳, 郑聪, 等,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6):46-48.
[4]刘贯山, 李章海, 姚军, 黄桂香.不同氮素水平下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烟草科技, 1997(2):37-39.
[5]韩锦峰, 訾天镇, 郭月清.烤烟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农艺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效应的初步研究[J].中国烟草, 1984(2):4-7.
[6]汪耀富, 孙德梅, 韩富根, 等.密度和地膜覆盖对烟田冠层生理特性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烟草科技, 2003(12):27-30.
[7]王瑞, 刘国顺, 倪国仕, 等.种植密度对烤烟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同化物积累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9, 35(12):2288-
[8]张永丽, 肖凯, 李雁鸣.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J].作物学报, 2005, 31(4):498-505
[9]杨俊兴, 杨虹琦, 周冀衡, 等.不同施肥量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 2007(1):23-27.
[10]汪丽, 刘雷, 杨文钰, 等.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7, 22(增刊):106-110
[11]李春俭, 张福锁, 李文卿, 等.我国烤烟生产中的氮素管理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2):331-337
[12]Collins W K, Hawks S N Jr.Principle of flue-curd tobacco production [M]. Raleigh N C: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1994.
[13]张延春, 陈治锋, 龙怀玉, 等.不同氮素形态及比例对烤烟长势、产量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6):787-792
[14]秦艳青, 李春俭, 赵正雄, 等.不同供氮方式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3):436-442
[15]蔡晓布, 钱成.氮肥形态和用量对藏东南地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66-70
[16]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C/T 142-1998.
[17]肖艳松, 李晓燕, 李圣元, 等.种植密度对旱地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9):3723-3724
[18]李章海, 徐晓燕, 季学军, 等.安徽省优质烤烟产区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 2003(4):15-17.
[19]翟琨, 向东山.不同施氮量和移栽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13):3097-3098
[20]王伦梅, 潘锋, 王定斌, 等.不同移栽密度对云烟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 2010, 16(6):33-35
[21]杨通隆, 吴峰, 李洪勋.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3):14617-14618
[22]毕文荣, 吴永明, 刘彦中, 等.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质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1):1-4
[23]张喜峰, 张立新, 高梅, 等.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烤烟氮钾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2):32-36,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