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Agriculture ›› 2023, Vol. 13 ›› Issue (10): 13-22.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130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YE Lei1,2(), LI Xiaolin2, ZHANG Bo2, YANG Xuezhen2, TAN Wei2(), ZHANG Xiaoping1()
Received:
2022-09-07
Revised:
2023-01-15
Online:
2023-10-20
Published:
2023-10-17
YE Lei, LI Xiaolin, ZHANG Bo, YANG Xuezhen, TAN Wei, ZHANG Xiaoping. Research Progress of Breeding and Spawn Propagation of Auricularia cornea[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23, 13(10): 13-22.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nxxb.caass.org.cn/EN/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130
年份 | 品种名称 | 亲本来源 | 选育方法 | 主要特征特性 | |||
---|---|---|---|---|---|---|---|
2007 | 川耳7号 | 黄耳10号和781 | 单孢杂交选育 | 国认品种。耳片紫红色,柔软;出耳适宜温度18~33℃,较亲本增产11%以上 | |||
2007 | 川耳1号 | 大光木耳和紫木耳 | 单孢杂交选育 | 国认品种。转潮快,耳片紫红褐色,茸毛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34℃ | |||
2007 | 川耳10号 | 野生木耳和恒达2号 | 单核原生质体杂交选育 | 国认品种。菌丝适宜中偏碱性环境;耳片呈紫红褐色,背面茸毛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34℃,光照100~200 lx,生物学效率140% | |||
2007 | 苏毛3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耳片牡丹花状,红褐色,背面茸毛白色;自然条件下,栽培周期155~180 d,生物学效率120%[ | |||
2008 | 川毛木耳8号 | 日本引进菌株 | 系统选育 | 子实体胶质,耳片浅杯形,粉红色至紫红色,背面茸毛白色,出耳适宜温度25~30℃;干耳氨基酸总量8.79%,粗蛋白11.20%,生物学效率110%~150%[ | |||
2008 | 川琥珀木耳1号 | 琥珀木耳(福建引进) | 系统选育 | 耳片呈耳形或不规则形,浅褐红色至琥珀褐色,背面茸毛白色至浅黄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100%~170%[ | |||
2009 | 川耳2号 | 野生菌株 | 系统选育法 | 耳片呈红褐色,柔软,有耳脉;背面茸毛白色至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转化率95.13% | |||
2009 | 川耳3号 | 野生菌株 | 系统选育法 | 耳片呈褐色,柔软,有耳脉;背面茸毛白色至褐色,密,长;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95.25% | |||
2011 | 川耳4号 | 野生菌株 | 系统选育法 | 耳片呈红褐色,柔软,有耳脉;腹面茸毛褐色、密、长;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95.0%[ | |||
2011 | 川耳5号 | AU2和黄耳10号 | 单孢杂交选育法 | 光敏感型品种。耳片呈浅红褐色,片状或耳状,腹面茸毛白色至褐色,密,长,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93.1%[ | |||
2013 | 9501白毛木耳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出耳温度25~28℃,生物转化率为130%~150%[ | |||
2015 | 川白耳1号 | 上海1号 | 系统选育法 | 鲜耳腹面白色,柔软,背面茸毛白色,腹面有少量耳脉分布,出耳适宜温度18~30℃,生物学效率达114.0%以上[ | |||
2015 | 川耳6号 | 琥珀木耳 | 系统选育法 | 子实体颜色为白色(不受光照影响),背面茸毛白色,腹面有少量耳脉分布,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达84%以上[ | |||
2015 | 玉木耳 | 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BM11 | 多孢杂交选育 | 鲜耳呈白色,腹面光滑,背面有白色茸毛,短,密,平均产量91 kg/千袋(干)左右[ | |||
2018 | 玉木耳 | 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 | 系统选育 | 子实体胶质,鲜耳乳白色至纯白色[ | |||
2015 | 申耳4号 | 黄耳10号 | 系统选育 | 腹面光滑,颜色呈暗红色;背面深棕色,有茸毛,出耳适宜温度28~35℃,生物学效率95%以上[ | |||
2017 | 申耳1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腹面呈黑棕色,背面棕色有白色茸毛,出耳适宜温度20~28℃,生物学效率可达90%以上[ | |||
2017 | 杂10 | 43012和Ap2010 | 单孢杂交育种选育 | 耳片菊花状,耳片红褐色,腹面耳脉明显,背面茸毛密,多,干耳产量66.22 g/袋,较‘漳耳43-28’增产7.86%[ | |||
2020 | 昊阳黄背1号 | 毛木耳SH0072号菌株 | 驯化选育法 | 菌株适宜工厂化液体扩繁和固体菌种生产,鲜耳腹面灰褐色,耳片有荷叶边,出耳适宜温度15~32℃,转化率达20.6%[ | |||
2020 | 昊阳黄背2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法 | 耳片颜色红褐色,边缘光滑,背面有茸毛,出耳适宜温度25~28℃,转化率达20%[ | |||
2021 | 粉耳1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耳片腹面颜色粉红色,背面茸毛白色,密,短,生育期40~45 d | |||
2012 | 漳耳43-28 | 台毛43 | 系统选育法 | 白背毛木耳。菌丝体向培养基分泌茶褐色色素;耳片软,粉紫色至紫黑色,背面茸毛白色,出耳温度18~23℃[ | |||
2021 | 新河大SL205 | 毛木耳3号 | ARTP | 以黑木耳菌渣基质化配方栽培时生物学效率达112.38%[ | |||
2022 | 桂毛7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耳片灰褐色,腹面有典型的耳脉,耳片边缘有裙边,鲜耳生物转化率达135%以上[ |
年份 | 品种名称 | 亲本来源 | 选育方法 | 主要特征特性 | |||
---|---|---|---|---|---|---|---|
2007 | 川耳7号 | 黄耳10号和781 | 单孢杂交选育 | 国认品种。耳片紫红色,柔软;出耳适宜温度18~33℃,较亲本增产11%以上 | |||
2007 | 川耳1号 | 大光木耳和紫木耳 | 单孢杂交选育 | 国认品种。转潮快,耳片紫红褐色,茸毛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34℃ | |||
2007 | 川耳10号 | 野生木耳和恒达2号 | 单核原生质体杂交选育 | 国认品种。菌丝适宜中偏碱性环境;耳片呈紫红褐色,背面茸毛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34℃,光照100~200 lx,生物学效率140% | |||
2007 | 苏毛3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耳片牡丹花状,红褐色,背面茸毛白色;自然条件下,栽培周期155~180 d,生物学效率120%[ | |||
2008 | 川毛木耳8号 | 日本引进菌株 | 系统选育 | 子实体胶质,耳片浅杯形,粉红色至紫红色,背面茸毛白色,出耳适宜温度25~30℃;干耳氨基酸总量8.79%,粗蛋白11.20%,生物学效率110%~150%[ | |||
2008 | 川琥珀木耳1号 | 琥珀木耳(福建引进) | 系统选育 | 耳片呈耳形或不规则形,浅褐红色至琥珀褐色,背面茸毛白色至浅黄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100%~170%[ | |||
2009 | 川耳2号 | 野生菌株 | 系统选育法 | 耳片呈红褐色,柔软,有耳脉;背面茸毛白色至褐色;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转化率95.13% | |||
2009 | 川耳3号 | 野生菌株 | 系统选育法 | 耳片呈褐色,柔软,有耳脉;背面茸毛白色至褐色,密,长;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95.25% | |||
2011 | 川耳4号 | 野生菌株 | 系统选育法 | 耳片呈红褐色,柔软,有耳脉;腹面茸毛褐色、密、长;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95.0%[ | |||
2011 | 川耳5号 | AU2和黄耳10号 | 单孢杂交选育法 | 光敏感型品种。耳片呈浅红褐色,片状或耳状,腹面茸毛白色至褐色,密,长,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93.1%[ | |||
2013 | 9501白毛木耳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出耳温度25~28℃,生物转化率为130%~150%[ | |||
2015 | 川白耳1号 | 上海1号 | 系统选育法 | 鲜耳腹面白色,柔软,背面茸毛白色,腹面有少量耳脉分布,出耳适宜温度18~30℃,生物学效率达114.0%以上[ | |||
2015 | 川耳6号 | 琥珀木耳 | 系统选育法 | 子实体颜色为白色(不受光照影响),背面茸毛白色,腹面有少量耳脉分布,出耳适宜温度22~28℃,生物学效率达84%以上[ | |||
2015 | 玉木耳 | 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BM11 | 多孢杂交选育 | 鲜耳呈白色,腹面光滑,背面有白色茸毛,短,密,平均产量91 kg/千袋(干)左右[ | |||
2018 | 玉木耳 | 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 | 系统选育 | 子实体胶质,鲜耳乳白色至纯白色[ | |||
2015 | 申耳4号 | 黄耳10号 | 系统选育 | 腹面光滑,颜色呈暗红色;背面深棕色,有茸毛,出耳适宜温度28~35℃,生物学效率95%以上[ | |||
2017 | 申耳1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腹面呈黑棕色,背面棕色有白色茸毛,出耳适宜温度20~28℃,生物学效率可达90%以上[ | |||
2017 | 杂10 | 43012和Ap2010 | 单孢杂交育种选育 | 耳片菊花状,耳片红褐色,腹面耳脉明显,背面茸毛密,多,干耳产量66.22 g/袋,较‘漳耳43-28’增产7.86%[ | |||
2020 | 昊阳黄背1号 | 毛木耳SH0072号菌株 | 驯化选育法 | 菌株适宜工厂化液体扩繁和固体菌种生产,鲜耳腹面灰褐色,耳片有荷叶边,出耳适宜温度15~32℃,转化率达20.6%[ | |||
2020 | 昊阳黄背2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法 | 耳片颜色红褐色,边缘光滑,背面有茸毛,出耳适宜温度25~28℃,转化率达20%[ | |||
2021 | 粉耳1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耳片腹面颜色粉红色,背面茸毛白色,密,短,生育期40~45 d | |||
2012 | 漳耳43-28 | 台毛43 | 系统选育法 | 白背毛木耳。菌丝体向培养基分泌茶褐色色素;耳片软,粉紫色至紫黑色,背面茸毛白色,出耳温度18~23℃[ | |||
2021 | 新河大SL205 | 毛木耳3号 | ARTP | 以黑木耳菌渣基质化配方栽培时生物学效率达112.38%[ | |||
2022 | 桂毛7号 | 野生菌株 | 驯化选育 | 耳片灰褐色,腹面有典型的耳脉,耳片边缘有裙边,鲜耳生物转化率达135%以上[ |
[1] |
戴玉成, 杨祝良. 中国五种重要食用菌学名新注[J]. 菌物学报, 2018, 37(12):1572-1577.
|
[2] |
张金霞, 蔡为明, 黄晨阳, 等.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233.
|
[3] |
李玉. 市场上常见食用菌学名异名探究[J]. 食药用菌, 2013, 21(5):259-262.
|
[4] |
张丹. 毛木耳种质资源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5] |
郑林用, 谭伟, 彭卫红, 等. 我国食用菌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J]. 山地学报, 2004(S1):118-123.
|
[6] |
张波, 叶雷, 周洁, 等. 毛木耳‘昊阳黄背2号’的选育报告[J]. 菌物学报, 2022, 41(1):160-162.
|
[7] |
陈士瑜. 中国食用菌栽培历史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 1983(5):224-226.
|
[8] |
陈士瑜. 中国食用菌栽培探源[J]. 中国农史, 1983(4):42-48.
|
[9] |
|
[10] |
张丹, 郑有良.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的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5):668-673.
|
[11] |
黄可邕. 台湾毛木耳引种初探[J]. 食用菌, 1984(5):9.
|
[12] |
doi: 10.5943/sif/ URL |
[13] |
刘培田, 喻初权. 紫木耳的驯化与栽培研究初报[J]. 中国食用菌, 1987(4):9-10.
|
[14] |
陈淑贞, 陈敏奇. 乳白毛木耳的驯化栽培简报[J]. 食用菌, 1993(5):8.
|
[15] |
王波, 周洁. 白色毛木耳变异菌种的鉴定与产量比较[A]. 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C].北京, 2012:229.
|
[16] |
孙华瑜, 李艺.AP. 4毛木耳菌种特性[J]. 食用菌, 1987(4):10-11.
|
[17] |
李志生, 郑束, 王正荣, 等. 台湾毛木耳引种栽培技术研究[J]. 食用菌, 1997(2):10-11.
|
[18] |
林海清. 白背毛木耳978及其栽培要点[J]. 食用菌, 1996(2):15-16.
|
[19] |
张水旺, 康源春, 蒋宝贵, 等. 野生毛木耳Aul19的驯化栽培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S1):194.
|
[20] |
李发盛, 黄雪星, 钟春城, 等. 毛木耳新品种‘桂毛7号’[J]. 园艺学报, 2022, 49(S1).
|
[21] |
于海龙, 吕贝贝, 谭琦, 等. 毛木耳新品种‘申耳4号’[J]. 园艺学报, 2017, 44(12):2429-243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7-0323 |
[22] |
于海龙, 张美彦, 沈秀芬, 等. 毛木耳新品种‘申耳1号’[J]. 园艺学报, 2020, 47(5):1011-101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154 |
[23] |
王敬. 毛木耳的形态发育及野生菌株驯化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13.
|
[24] |
刘晓雪. 平菇交配型及单核菌株遗传差异研究[D]. 邯郸: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5] |
李婧. 毛木耳单孢杂交及遗传分析[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26] |
鲍大鹏. 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J]. 食用菌学报, 2020, 27(4):1-24.
|
[27] |
孙华瑜, 章伟青. 木耳的遗传特性和育种方法[J]. 食用菌, 1985(5):6-8.
|
[28] |
小松光雄, 孙华瑜, 居如生. 毛木耳的白色子实体[J]. 食用菌, 1980(4):48-49.
|
[29] |
王波, 鲜灵, 姜邻, 等. 三个毛木耳杂交菌株比较试验[J]. 食用菌, 1999(5):11.
|
[30] |
冀宏, 刘萍, 朱清, 等. 白背毛木耳杂交育种及杂交子选育[J]. 中国食用菌, 2010, 29(6):18-21.
|
[31] |
巫鹏飞. 白背毛木耳的杂交育种[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4.
|
[32] |
袁滨, 柯丽娜, 吴小平, 等. 白背毛木耳新菌株‘杂10’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2):1309-1314.
|
[33] |
姚方杰, 孙文娟, 鲁丽鑫, 等. 毛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J]. 中国食用菌, 2020(11):18-21.
|
[34] |
谭伟, 苗人云, 周洁, 等. 毛木耳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食用菌学报, 2018, 25(1):1-12.
|
[35] |
四川省种子站. 2008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续)[J]. 四川农业科技, 2008(11):17-20.
|
[36] |
四川省种子站. 四川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续)[J]. 四川农业科技, 2012(9):11-14.
|
[37] |
丁湖广. 毛木耳新品种“9501白毛木耳”[J]. 农村百事通, 2013(2):37.
|
[38] |
王波, 贾定洪, 高俭, 等. 白色毛木耳优良品种选育[A].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上海, 2015:234.
|
[39] |
张阔谭. 毛木耳白色变种的良种选育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17.
|
[40] |
任梓铭, 方宏阳, 孟秀秀, 等. 白色毛木耳新品种“玉木耳”的选育[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3):954-959.
|
[41] |
叶雷, 周洁, 谭伟, 等. 毛木耳‘昊阳黄背1号’的选育报告[J]. 菌物学报, 2020, 39(12):2383-2385.
|
[42] |
张志鸿. 毛木耳新品种“漳耳43-28”[J]. 农村百事通, 2013(18):37-81.
|
[43] |
刘微. ARTP诱变技术选育毛木耳优良菌株及产业化应用[D]. 保定: 河北大学, 2021.
|
[44] |
赵光辉. 草菇杂交育种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45] |
张树强. 应用单孢分离技术选育鸡腿菇优良品种[D]. 阿拉尔: 塔里木大学, 2012.
|
[46] |
王波, 贾定洪, 高俭, 等. 早熟白色金针菇优良品种选育[A]. 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北京, 2014:196-200.
|
[47] |
张敏, 李红, 刘娜, 等. 滑菇杂交菌株“辽滑菇1号”的选育[J]. 北方园艺, 2015(11):155-157.
|
[48] |
谭伟, 周洁, 曹雪莲, 等. 姬菇258和金凤2-1杂交构建姬菇新菌株[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6):2655-2660.
|
[49] |
林锋. 单孢杂交选育草菇耐低温高产新菌株[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5.
|
[50] |
王艳. 灰树花杂交选育及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功能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20.
|
[51] |
程爽爽, 杜双田, 张姣, 等. 香菇9608与一株野生香菇单双杂交及优良杂交菌株筛选[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0(5):57-65.
|
[52] |
王波, 甘炳成, 彭卫红, 等. 金针菇杂交品种——川金3号[J]. 食用菌, 2006(6):15.
|
[53] |
邱乙伟.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种的选育[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54] |
李长莉. 滑菇新菌株丹滑16号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食用菌, 2014, 36(6):18-19.
|
[55] |
马晓龙. 糙皮侧耳优良杂交子筛选与侧耳属野生菌株驯化栽培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56] |
张姣. 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7] |
贺建超, 霍奕, 贺榆霞. 毛木耳和黑木耳多抱子杂交育种[J]. 食用菌, 1997(3):8.
|
[58] |
任梓铭. 毛木耳多孢杂交育种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17.
|
[59] |
赵永昌, 张树庭. 食用菌原生质体研究的发展史[J]. 中国食用菌, 1995(4):3-7.
|
[60] |
谭伟. 四川食用菌育种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 2003(S1):60-63.
|
[61] |
罗信昌. 光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7(2):189-191.
|
[62] |
肖在勤, 谭伟, 彭卫红, 等. 金针菇与凤尾菇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J]. 食用菌学报, 1998(1):6-12.
|
[63] |
彭卫红, 甘炳成, 郑林用, 等. 茯苓与凤尾菇目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J]. 菌物学报, 2005(1):42-47.
|
[64] |
彭卫红, 郑林用, 甘炳成, 等. 灵芝原生质体融合HH系列菌株的选育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3):498-501.
|
[65] |
彭卫红, 肖在勤, 郑林用, 等. 长根菇与鸡從菌属间不对称融合后代特性研究[J]. 食用菌学报, 2002(1):1-5.
|
[66] |
王波, 祁丽萍, 贾定洪, 等. 金针菇菌株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与菌丝生长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25(4):1407-1413.
|
[67] |
王波, 唐利民, 熊鹰, 等.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初探[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2):215-216.
|
[68] |
邱敦莲, 刘本洪, 肖在勤, 等. 茶树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以及单核菌株的筛选[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12):116-120.
|
[69] |
郑林用, 彭卫红, 肖在勤, 等. 食用菌科间融合新品种“金凤2-1”选 育研究初报[J]. 西南农业学报, 1998(S1):177-179.
|
[70] |
孙露, 姚方杰, 方明. 毛木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12, 31(3):35-37.
|
[71] |
钱可晴. 玉木耳和冰糯耳原生质体融合育种[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72] |
汪麟. 河北省推出木耳杂交新种[J]. 中国食用菌, 1990(3):47.
|
[73] |
汪麟. 黑木耳与毛木耳杂交成功[J]. 中国食用菌, 1989(4):44-45.
|
[74] |
李育岳, 汪麟, 杨晓仙, 等. 木耳原生质体融合新种特性研究[J]. 中国食用菌, 1992(1):11-12.
|
[75] |
贺建超, 贺榆霞. 木耳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03(5):16-17.
|
[76] |
彭卫红. 黄背木耳HD2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与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18(增刊):164.
|
[77] |
谭琦, 潘迎捷, 汪昭月, 等. 用单核原生质体杂交育成香菇新菌株申香8号[J]. 食用菌学报, 1999(2):1-4.
|
[78] |
彭卫红, 肖在勤. 白色金针菇新品种金白1号的选育[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S1):75-78.
|
[79] |
甘炳成, 唐家蓉, 彭卫红, 等.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杂交菌株JW系列的选育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3):494-497.
|
[80] |
杨珊. 猴头菌单核体杂交及原生质体融合品质育种的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8.
|
[81] |
张鹏. 杏鲍菇与秀珍菇融合育种技术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
[82] |
张亚娇. 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5.
|
[83] |
谭笑, 滕立平, 路杨, 等. 白灵侧耳(白灵菇)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 2015, 13(3):175-180.
|
[84] |
陈文良. 大木耳优良新品种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1992(3):41-44.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2.03.008 |
[85] |
孙艳颖. 香菇、滑子菇新品种选育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5.
|
[86] |
李塬, 张赫男, 谭贻, 等.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灵芝新菌株[J]. 食用菌学报, 2021, 28(2):36-41.
|
[87] |
周晓东. 北虫草菌丝体诱变及优良菌株筛选[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13.
|
[88] |
张国利, 耿彬彬, 吴光宗, 等.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花脸香蘑新菌株[J]. 菌物学报, 2021, 40(12):3096-3108.
|
[89] |
何建华, 蒋玮, 吕贝贝, 等. ARTP诱变筛选草菇优良菌株及RAPD分析[J]. 核农学报, 2014, 28(11):1950-1955.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4.11.1950 |
[90] |
张妍, 黄晨阳, 高巍. 食用菌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 2019, 17(4):229-239.
|
[91] |
李永江, 张盼, 张晓辉, 等. 食用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14):4-6.
|
[92] |
卢兴潮. 毛木耳遗传连锁图构建和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QTL定位[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
[93] |
周雁, 卢兴潮, 边银丙. 毛木耳基因内分子标记开发与遗传连锁图构建[A].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上海, 2015:97.
|
[94] |
黄蓉梅, 徐伟南, 丑天胜, 等. 毛木耳白色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开发[J]. 菌物学报, 2018, 37(12):1643-1649.
|
[95] |
崔玮洁, 赵一橦, 宋冰, 等. 玉木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再生菌株的变异检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8):6006-6012.
|
[96] |
doi: 10.1016/j.mimet.2019.105658 URL |
[97] |
黄艺宁. RAPD、ISSR分子标记联合鉴定毛木耳菌株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7):118-125.
|
[98] |
贾定洪, 李小林, 周洁, 等. 基于无缝克隆方法构建毛木耳多功能纤维素酶基因农杆菌转化载体[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11):2235-2238.
|
[99] |
苏文英, 谭一罗, 刘晓梅, 等. 玉木耳漆酶基因Aclac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52(8):2158-2164.
|
[100] |
doi: 10.1093/genetics/157.4.1819 pmid: 11290733 |
[101] |
黄艺宁, 袁滨, 柯丽娜. 白背毛木耳母种培养基碳源氮源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16(11):98-101.
|
[102] |
黄忠乾, 李小林, 苗人云, 等. 毛木耳优质生产技术[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48-49
|
[103] |
柯丽娜. 白背毛木耳枝条种应用效果研究[J]. 北方园艺, 2016(5):160-162.
|
[104] |
刘江成. 不同级别菌种对毛木耳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04(6):28-29.
|
[105] |
柯丽娜, 袁滨, 张金文, 等. 毛木耳漳耳43-28的品种特性与制种技术[J]. 食药用菌, 2012, 20(6):354-355.
|
[106] |
陈丽新, 陈振妮, 汪茜, 等. 桉树木屑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上的应用试验[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4):644-648.
|
[107] |
和耀威, 李鹏, 向准, 等. 4种栽培基质诱导对毛木耳781液体发酵产漆酶活力的影响[J]. 贵州科学, 2021, 39(5):1-5.
|
[108] |
吴自强, 肖志明. 稻草料液体种栽毛木耳试验[J]. 食用菌, 1988(4):22-23.
|
[109] |
高峰, 谢凌慧, 卢伟, 等. 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研究及栽培试验[J]. 中国食用菌, 2009, 28(3):32-34.
|
[110] |
唐业刚. 毛木耳988菌种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42(3):136-139.
|
[111] |
刘孝利, 李晓博, 赵敬聪, 等. 玉木耳液体菌种配方研究[J]. 食用菌, 2019, 41(1):37-38.
|
[112] |
刘敏, 刘鹏冀, 赵玉涛, 等. 白背毛木耳液体发酵条件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21):149-151.
|
[113] |
叶雷. 两个黄背木耳新菌株通过田间技术鉴定[J]. 植物医生, 2018, 31(6):18.
|
[114] |
杨秋意. 什邡黄背木耳的华丽转身[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7):48.
|
[115] |
罗润, 林俊芳, 郭丽琼, 等. 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金针菇基因组编辑载体构建[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37(20):230-234.
|
[116] |
赵妍, 林锋, 颜素雅, 等. 高效草菇分子标记辅助杂交育种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 42(6):1165-1174.
|
[117] |
王谦, 黄媛媛, 宋长林.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选育柱状田头菇(茶树菇)优良菌株研究初探[J]. 菌物学报, 2017, 36(6):776-783.
|
[118] |
杨晓东, 余学科, 黄玮琳, 等. 中国农作物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学学报, 2014, 4(2):117-120.
|
[119] |
袁滨, 柯丽娜, 刘俊斌, 等. 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J]. 福建农业科技, 2016(6):72-74.
|
[120] |
谢蓉. 当前食用菌菌种管理的问题与路径[J]. 中国食用菌, 2020, 39(8):228-230.
|
[121] |
夏明莉. 刍议法律视角下的食用菌菌种管理问题[J]. 食药用菌, 2020, 28(6):387-388.
|
[122] |
何伯伟, 徐丹彬, 马蕾, 等. 浙江省食用菌菌种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J]. 食药用菌, 2015, 23(4):218-221.
|
[123] |
邱华, 胥泽联. 曲靖种业走上“育繁推一体化”之路[N]. 曲靖日报, 2021-08-18.
|
[124] |
张凌, 潘全英, 晏春. 贵州着力夯实农业现代化种业根基[N]. 贵州日报, 2021-08-22.
|
[1] | YANG Yingxia, CHEN Rui, YAO Xingwei. Molecular Breeding of Brassica oleracea Vegetables: A Review [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23, 13(3): 44-51. |
[2] | Wang Wumei, Wang Hui, Zhang Xiaozhong, Du Shiyun. “Past and Present” of ‘Koshihikari’ Rice Variety [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21, 11(6): 1-5.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