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气象局. 酸雨观测业务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5: 1-36.
|
[2] |
张新民, 柴发合, 王淑兰 , 等. 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23(5):527-532.
|
[3] |
赵艳霞, 侯青 .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6):1032-1042.
|
[4] |
杜建飞, 成天涛, 马剑丽 . 上海地区酸雨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 2015(1):137-143.
|
[5] |
冯砚青 .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16(1):25-28.
|
[6] |
郑凤琴, 孙崇智, 谢宏斌 . 1991—004年不同环流背景下南宁市降水化学成分变化特征的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23(6):664-668.
|
[7] |
董蕙青, 黄海洪, 高安宁 , 等. 影响广西酸雨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气象, 2005,31(10):51-55.
|
[8] |
晏晓英, 王雅君, 冯喜媛 . 吉林省酸雨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J]. 吉林气象, 2007(2):44-46.
|
[9] |
解宇 . 抚顺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36(10):80-83.
|
[10] |
杨先红, 舒丽, 陈善莉 . 南充市近十年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化学组成研究[J]. 四川环境, 2014,33(1):26-31.
|
[11] |
杨何著 .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3-27.
|
[12] |
妙娟利 . 西安市酸雨的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 陕西气象, 2013(5):36-39.
|
[13] |
司方坤, 高桂芹, 曹晓霞 , 等. 2012—2016年乐亭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42(12):90-94.
|
[14] |
何军, 徐渝 . 重庆市渝中区20年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42(12):95-98.
|
[15] |
谢田, 高小峰, 黄晟 , 等. 重金属建筑废物中污染物随酸雨的迁移研究[J]. 山东化工, 2015(6):157-160,164.
|
[16] |
张扬, 张雄 . 我国酸雨对混凝土结构危害的研究现状[J]. 科技视界, 2015(33):132-132,216.
|
[17] |
叶龙华, 孙小川, 宋曰钦 , 等. 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与池杉凋落叶分解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 2015(4):27-31.
|
[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pH测定用缓冲溶液制备方法,GB/T 27501—201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1-4.
|
[19] |
汤洁, 徐晓斌, 杨志彪 , 等. 电导率加和性质及其在酸雨观测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19(4):385-392.
|
[20] |
中国气象局. 酸雨和酸雨区等级,QX/T 372—2017[S]. 北京: 中国气象出版社, 2017: 1-12.
|
[21] |
国家气象中心. 降水量等级,GB/T 28592—201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1-2.
|
[22] |
中国气象局. 气候季节划分,QX/T 152—2012[S]. 北京: 中国气象出版社, 201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