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军, 张海军, 韩明明, 蒋方山. 行距配置氨基酸水溶肥与甜菜碱对机收夏玉米生理效应与收获指数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2, 12(6): 18-23. |
[2] |
陈安平, 胡昌雄, 陈国华, 殷红慧, 徐天养, 杨进波, 杨航, 张晓明. 四季豆西花蓟马种群的密度及空间分布[J]. 农学学报, 2022, 12(5): 10-16. |
[3] |
王媛媛. 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水文相关地形因子的分析研究[J]. 农学学报, 2022, 12(5): 17-23. |
[4] |
王若禹, 赵敏.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涉农龙头企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学学报, 2022, 12(2): 92-100. |
[5] |
卫晓轶, 杨海峰, 魏锋, 洪德峰, 马俊峰, 马毅, 王稼苜, 史大坤, 胡宁. 不同基因型玉米株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 农学学报, 2022, 12(1): 1-5. |
[6] |
门洪文, 郭守鹏, 黄昌见, 于金友, 康振强, 王宝国.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1, 11(7): 1-6. |
[7] |
刘佳敏, 汪洋, 牛金璨, 张志如, 刘志彬, 朱秋会, 叶优良, 黄玉芳. 不同施氮水平下增密对玉米产量及抗倒伏性状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1, 11(2): 23-29. |
[8] |
文雁成, 张书芬, 何俊平, 蔡东芳, 朱家成, 王建平, 曹金华, 胡坤, 赵磊, 王东国. 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J]. 农学学报, 2021, 11(12): 68-73. |
[9] |
崔双双, 孙泽强, 王学君, 董晓霞, 刘盛林, 田慎重, 刘志鑫. 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1, 11(11): 41-47. |
[10] |
冯小磊, 史高雷, 张晓磊, 赵治海, 王晓明. 河套地区种植方式与密度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0, 10(5): 26-30. |
[11] |
郭娅, 尹焕丽, 常凤, 李岚涛, 赵丽芳, 张倩, 王宜伦. 株间穴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0, 10(3): 43-48. |
[12] |
郭智慧, 刘鹏, 郭良海, 崔慧妮, 高建胜, 郭建军, 董国豪. 花期高温胁迫对黄淮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20, 10(12): 34-37. |
[13] |
杨宁, 孔令刚, 甄铁军, 夏珍珍, 杨慧, 王洛彩, 郑国喜. 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 2020, 10(11): 37-42. |
[14] |
姚强, 宫志远, 辛寒晓, 孙中涛, 张元祺, 董晓霞, 刘青, 刘盛林, 魏秀萍, 安森, 韩建东, 王梅, 李美. 盐碱地改良肥配方优化及对滨海旱作夏玉米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0, 10(11): 43-47. |
[15] |
刘兴舟, 李猛, 陈瑞佶, 付华, 马桂美, 周言虎, 张建. 夏玉米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J]. 农学学报, 2020, 10(10): 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