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学报 ›› 2025, Vol. 15 ›› Issue (9): 21-29.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4-0123
孙育强1(), 方竹1(
), 肖辉1, 张建发2, 贾莹2, 李丹琳3, 赵燕娜4
收稿日期:
2024-06-24
修回日期:
2024-09-06
出版日期:
2025-09-17
发布日期:
2025-09-1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孙育强,男,1973年出生,河北石家庄人,推广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土壤与植物营养、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通信地址:050010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48号 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Tel:0311-66650751,E-mail:hbsjzsyq@163.com。
基金资助:
SUN Yuqiang1(), FANG Zhu1(
), XIAO Hui1, ZHANG Jianfa2, JIA Ying2, LI Danlin3, ZHAO Yanna4
Received:
2024-06-24
Revised:
2024-09-06
Online:
2025-09-17
Published:
2025-09-17
摘要: 通过2022年河北省耕地质量评价项目,对宁晋泊—大陆泽低平原区八个县的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该区域耕地质量与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网格法均匀布置样点评价单元,五点法采取样地表层土壤(0~20 cm)的耕层土样,按照土壤检测系列标准开展化验,参照农业农村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对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数值型指标通过建立函数关系确定隶属度,对其他概念性指标,采用特尔斐法专家打分给出隶属度,采用累加法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得出耕地质量等级。结果表明:该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51等,其主要耕地等级为三、四等级地,且三等级地耕地为主体,面积为140191 hm2,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49.44%。该区耕地养分整体水平较高,均在三级以上,各养分在区域内均匀分布,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各养分极大值出现在古大陆泽洼淀区域周边。通过对灌溉保障、耕层质地及构型影响、有机质含量储备等耕地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维持该地区耕地质量等级的措施建议,为河北省内其他低平原地区开展土壤养分监测、耕地质量提升、保护生态平衡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孙育强, 方竹, 肖辉, 张建发, 贾莹, 李丹琳, 赵燕娜. 宁晋泊—大陆泽低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研究[J]. 农学学报, 2025, 15(9): 21-29.
SUN Yuqiang, FANG Zhu, XIAO Hui, ZHANG Jianfa, JIA Ying, LI Danlin, ZHAO Yan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Soil Nutrient Status in Ningjinpo-Daluze Low Plain Area[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25, 15(9): 21-29.
准则层 | 指标层 | 指标权重 | |
---|---|---|---|
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柏乡、隆尧、泽、南和、宁晋) | 冀鲁豫低洼平原业区(新河、巨鹿、乡) | ||
立地条件 | 地形部位 | 0.12 | 0.077 |
有效土层厚度 | 0.105 | 0.03 | |
灌溉能力 | 0.172 | 0.155 | |
排水能力 | 0.04 | 0.057 | |
盐渍化程度 | 0.02 | 0.076 | |
环境条件 | 地下水埋深 | 0.02 | 0.02 |
农田林网化 | 0.01 | 0.01 | |
生物多样性 | 0.01 | 0.01 | |
清洁程度 | 0.01 | 0.01 | |
物理性状 | 耕层质地 | 0.128 | 0.13 |
质地构型 | 0.081 | 0.111 | |
障碍因素 | 0.02 | 0.02 | |
土壤容重 | 0.03 | 0.03 | |
耕层厚度 | 0.02 | 0.02 | |
化学性状 | 有机质 | 0.08 | 0.104 |
有效磷 | 0.056 | 0.056 | |
速效钾 | 0.048 | 0.048 | |
酸碱度pH | 0.03 | 0.036 |
准则层 | 指标层 | 指标权重 | |
---|---|---|---|
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柏乡、隆尧、泽、南和、宁晋) | 冀鲁豫低洼平原业区(新河、巨鹿、乡) | ||
立地条件 | 地形部位 | 0.12 | 0.077 |
有效土层厚度 | 0.105 | 0.03 | |
灌溉能力 | 0.172 | 0.155 | |
排水能力 | 0.04 | 0.057 | |
盐渍化程度 | 0.02 | 0.076 | |
环境条件 | 地下水埋深 | 0.02 | 0.02 |
农田林网化 | 0.01 | 0.01 | |
生物多样性 | 0.01 | 0.01 | |
清洁程度 | 0.01 | 0.01 | |
物理性状 | 耕层质地 | 0.128 | 0.13 |
质地构型 | 0.081 | 0.111 | |
障碍因素 | 0.02 | 0.02 | |
土壤容重 | 0.03 | 0.03 | |
耕层厚度 | 0.02 | 0.02 | |
化学性状 | 有机质 | 0.08 | 0.104 |
有效磷 | 0.056 | 0.056 | |
速效钾 | 0.048 | 0.048 | |
酸碱度pH | 0.03 | 0.036 |
指标 | 函数类型 | 函数公式 | a值 | c值 | μ下限值 | μ上限值 | |
---|---|---|---|---|---|---|---|
有机质 | 戒上型 | Y=1/[1+a(μ-c)2] | 0.005431 | 18.219012 | 0 | 18.2 | |
速效钾 | 戒上型 | 0.00001 | 277.30496 | 0 | 277 | ||
有效磷 | <110 mg/kg | 戒上型 | 0.000102 | 79.043468 | 0 | 79.0 | |
≥110 mg/kg | 戒下型 | 0.000007 | 148.611679 | 148.6 | 500.0 |
指标 | 函数类型 | 函数公式 | a值 | c值 | μ下限值 | μ上限值 | |
---|---|---|---|---|---|---|---|
有机质 | 戒上型 | Y=1/[1+a(μ-c)2] | 0.005431 | 18.219012 | 0 | 18.2 | |
速效钾 | 戒上型 | 0.00001 | 277.30496 | 0 | 277 | ||
有效磷 | <110 mg/kg | 戒上型 | 0.000102 | 79.043468 | 0 | 79.0 | |
≥110 mg/kg | 戒下型 | 0.000007 | 148.611679 | 148.6 | 500.0 |
指标 | 隶属度 | ||||||||||||||||
---|---|---|---|---|---|---|---|---|---|---|---|---|---|---|---|---|---|
地形部位 | 低海拔洪积 冲积平原(1) | 低海拔湖积冲 积平原(1) | 山前 平原(1) | 低海拔河流低阶地(1) | 平原高阶(1) | 平原中阶(0.95) | 低海拔冲积洼地(0.9) | 低海拔冲积洪积洼地(0.9) | 平原低阶(0.5) | ||||||||
有效土层厚度/cm | ≥100(1) | 60~100(0.8) | 30~60(0.6) | <30(0.4) | |||||||||||||
灌溉能力 | 充分满足(1) | 满足(0.85) | 基本满足(0.7) | 不满足(0.5) | |||||||||||||
排水能力 | 充分满足(1) | 满足(0.85) | 基本满足(0.7) | 不满足(0.5) | |||||||||||||
盐渍化程度 | 无(1) | 轻度(0.8) | 中度(0.6) | 重度(0.35) | |||||||||||||
地下水埋深/m | ≥3(1) | 2~3(0.8) | <2(0.6) | ||||||||||||||
农田林网化 | 高(1) | 中(0.8) | 低(0.6) | ||||||||||||||
生物多样性 | 丰富(1) | 一般(0.8) | 不丰富(0.6) | ||||||||||||||
清洁程度 | 清洁(1) | 尚清洁(0.8) | |||||||||||||||
耕层质地 | 中壤(1) | 轻壤(0.94) | 重壤(0.92) | 黏土(0.88) | 砂壤(0.8) | 砾质壤土(0.55) | 砂土(0.5) | 砾质砂土(0.45) | 壤质砾石土(0.45) | ||||||||
质地构型 | 夹黏型 (0.95) | 上松下紧型(0.93) | 通体壤(0.9) | 紧实型(0.85) | 夹层型(0.8) | 上紧下松型(0.75) | 松散型(0.65) | 通体砂(0.6) | 薄层型(0.4) | ||||||||
障碍因素 | 无(1) | 夹砂层(0.8) | 砂浆层(0.7) | 砾质层(0.5) | |||||||||||||
土壤容重 | 适中(1) | 偏轻(0.8) | 偏重(0.8) | ||||||||||||||
耕层厚度/cm | ≥20(1) | 15~20(0.8) | <15(0.6) |
指标 | 隶属度 | ||||||||||||||||
---|---|---|---|---|---|---|---|---|---|---|---|---|---|---|---|---|---|
地形部位 | 低海拔洪积 冲积平原(1) | 低海拔湖积冲 积平原(1) | 山前 平原(1) | 低海拔河流低阶地(1) | 平原高阶(1) | 平原中阶(0.95) | 低海拔冲积洼地(0.9) | 低海拔冲积洪积洼地(0.9) | 平原低阶(0.5) | ||||||||
有效土层厚度/cm | ≥100(1) | 60~100(0.8) | 30~60(0.6) | <30(0.4) | |||||||||||||
灌溉能力 | 充分满足(1) | 满足(0.85) | 基本满足(0.7) | 不满足(0.5) | |||||||||||||
排水能力 | 充分满足(1) | 满足(0.85) | 基本满足(0.7) | 不满足(0.5) | |||||||||||||
盐渍化程度 | 无(1) | 轻度(0.8) | 中度(0.6) | 重度(0.35) | |||||||||||||
地下水埋深/m | ≥3(1) | 2~3(0.8) | <2(0.6) | ||||||||||||||
农田林网化 | 高(1) | 中(0.8) | 低(0.6) | ||||||||||||||
生物多样性 | 丰富(1) | 一般(0.8) | 不丰富(0.6) | ||||||||||||||
清洁程度 | 清洁(1) | 尚清洁(0.8) | |||||||||||||||
耕层质地 | 中壤(1) | 轻壤(0.94) | 重壤(0.92) | 黏土(0.88) | 砂壤(0.8) | 砾质壤土(0.55) | 砂土(0.5) | 砾质砂土(0.45) | 壤质砾石土(0.45) | ||||||||
质地构型 | 夹黏型 (0.95) | 上松下紧型(0.93) | 通体壤(0.9) | 紧实型(0.85) | 夹层型(0.8) | 上紧下松型(0.75) | 松散型(0.65) | 通体砂(0.6) | 薄层型(0.4) | ||||||||
障碍因素 | 无(1) | 夹砂层(0.8) | 砂浆层(0.7) | 砾质层(0.5) | |||||||||||||
土壤容重 | 适中(1) | 偏轻(0.8) | 偏重(0.8) | ||||||||||||||
耕层厚度/cm | ≥20(1) | 15~20(0.8) | <15(0.6) |
耕地质量等级 | 综合指数(P)范围 | 耕地质量等级 | 综合指数(P)范围 |
---|---|---|---|
1等地 | P≥0.9640 | 6等地 | 0.8400>P≥0.8090 |
2等地 | 0.9640>P≥0.9330 | 7等地 | 0.8090>P≥0.7780 |
3等地 | 0.9330>P≥0.9020 | 8等地 | 0.7780>P≥0.7470 |
4等地 | 0.9020>P≥0.8710 | 9等地 | 0.7470>P≥0.7160 |
5等地 | 0.8710>P≥0.8400 | 10等地 | P<0.7160 |
耕地质量等级 | 综合指数(P)范围 | 耕地质量等级 | 综合指数(P)范围 |
---|---|---|---|
1等地 | P≥0.9640 | 6等地 | 0.8400>P≥0.8090 |
2等地 | 0.9640>P≥0.9330 | 7等地 | 0.8090>P≥0.7780 |
3等地 | 0.9330>P≥0.9020 | 8等地 | 0.7780>P≥0.7470 |
4等地 | 0.9020>P≥0.8710 | 9等地 | 0.7470>P≥0.7160 |
5等地 | 0.8710>P≥0.8400 | 10等地 | P<0.7160 |
县区 | 面积及比例 | 1等地 | 2等地 | 3等地 | 4等地 | 5等地 | 6等地 | 7等地 | ||||||
---|---|---|---|---|---|---|---|---|---|---|---|---|---|---|
宁晋县 | 面积/hm2 | 175 | 18807 | 56865 | 782 | 145 | ||||||||
比例/% | 0.06 | 6.63 | 20.05 | 0.28 | 0.05 | |||||||||
隆尧县 | 面积/hm2 | 466 | 45035 | 3031 | 1397 | |||||||||
比例/% | 0.16 | 15.88 | 1.07 | 0.49 | ||||||||||
巨鹿县 | 面积/hm2 | 5222 | 23652 | 7158 | ||||||||||
比例/% | 1.84 | 8.34 | 2.52 | |||||||||||
任泽区 | 面积/hm2 | 23224 | 4416 | |||||||||||
比例/% | 8.19 | 1.56 | ||||||||||||
南和区 | 面积/hm2 | 244 | 4304 | 10609 | 9926 | 971 | 266 | |||||||
比例/% | 0.09 | 1.52 | 3.74 | 3.50 | 0.34 | 0.09 | ||||||||
平乡县 | 面积/hm2 | 2048 | 16929 | 5507 | ||||||||||
比例/% | 0.72 | 5.97 | 1.94 | |||||||||||
新河县 | 面积/hm2 | 2642 | 15577 | 6466 | ||||||||||
比例/% | 0.93 | 5.49 | 2.28 | |||||||||||
柏乡县 | 面积/hm2 | 851 | 8116 | 8715 | ||||||||||
比例/% | 0.30 | 2.86 | 3.07 |
县区 | 面积及比例 | 1等地 | 2等地 | 3等地 | 4等地 | 5等地 | 6等地 | 7等地 | ||||||
---|---|---|---|---|---|---|---|---|---|---|---|---|---|---|
宁晋县 | 面积/hm2 | 175 | 18807 | 56865 | 782 | 145 | ||||||||
比例/% | 0.06 | 6.63 | 20.05 | 0.28 | 0.05 | |||||||||
隆尧县 | 面积/hm2 | 466 | 45035 | 3031 | 1397 | |||||||||
比例/% | 0.16 | 15.88 | 1.07 | 0.49 | ||||||||||
巨鹿县 | 面积/hm2 | 5222 | 23652 | 7158 | ||||||||||
比例/% | 1.84 | 8.34 | 2.52 | |||||||||||
任泽区 | 面积/hm2 | 23224 | 4416 | |||||||||||
比例/% | 8.19 | 1.56 | ||||||||||||
南和区 | 面积/hm2 | 244 | 4304 | 10609 | 9926 | 971 | 266 | |||||||
比例/% | 0.09 | 1.52 | 3.74 | 3.50 | 0.34 | 0.09 | ||||||||
平乡县 | 面积/hm2 | 2048 | 16929 | 5507 | ||||||||||
比例/% | 0.72 | 5.97 | 1.94 | |||||||||||
新河县 | 面积/hm2 | 2642 | 15577 | 6466 | ||||||||||
比例/% | 0.93 | 5.49 | 2.28 | |||||||||||
柏乡县 | 面积/hm2 | 851 | 8116 | 8715 | ||||||||||
比例/% | 0.30 | 2.86 | 3.07 |
指标 | 有效土层厚度/cm | 耕层厚度/cm | 容重/(g/cm3) | 水溶性盐含量/% | pH |
---|---|---|---|---|---|
最大值 | 163 | 35 | 1.68 | 0.49 | 9.20 |
最小值 | 30 | 15 | 1.07 | 0.02 | 5.60 |
平均值 | 98.19 | 20.44 | 1.35 | 0.07 | 8.15 |
标准差 | 18.52 | 3.94 | 0.09 | 0.03 | 0.32 |
变异系数 | 18.86 | 19.26 | 6.77 | 40.65 | 3.93 |
等级 | 二级 | 一级 | 三级 | 一级 | 三级 |
指标 | 有效土层厚度/cm | 耕层厚度/cm | 容重/(g/cm3) | 水溶性盐含量/% | pH |
---|---|---|---|---|---|
最大值 | 163 | 35 | 1.68 | 0.49 | 9.20 |
最小值 | 30 | 15 | 1.07 | 0.02 | 5.60 |
平均值 | 98.19 | 20.44 | 1.35 | 0.07 | 8.15 |
标准差 | 18.52 | 3.94 | 0.09 | 0.03 | 0.32 |
变异系数 | 18.86 | 19.26 | 6.77 | 40.65 | 3.93 |
等级 | 二级 | 一级 | 三级 | 一级 | 三级 |
指标 | 有机质/(g/kg) | 全氮/(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
最大值 | 39.80 | 2.27 | 368.70 | 1230 |
最小值 | 3.96 | 0.34 | 2.20 | 41 |
平均值 | 18.41 | 1.14 | 26 | 206.21 |
标准差 | 5.92 | 0.32 | 25.95 | 125.74 |
变异系数 | 32.16 | 27.59 | 99.79 | 60.98 |
等级 | 三级 | 三级 | 二级 | 一级 |
指标 | 有机质/(g/kg) | 全氮/(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
最大值 | 39.80 | 2.27 | 368.70 | 1230 |
最小值 | 3.96 | 0.34 | 2.20 | 41 |
平均值 | 18.41 | 1.14 | 26 | 206.21 |
标准差 | 5.92 | 0.32 | 25.95 | 125.74 |
变异系数 | 32.16 | 27.59 | 99.79 | 60.98 |
等级 | 三级 | 三级 | 二级 | 一级 |
区县 | 有机质/(g/kg) | 全氮/(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
---|---|---|---|---|---|---|---|---|---|---|---|---|---|---|---|---|---|---|---|---|---|---|---|
平均值 | 等级 | 平均值 | 等级 | 平均值 | 等级 | 平均值 | 等级 | ||||||||||||||||
宁晋县 | 21.00 | 二级 | 1.20 | 二级 | 24.30 | 三级 | 218.20 | 一级 | |||||||||||||||
隆尧县 | 21.53 | 二级 | 1.29 | 二级 | 27.89 | 三级 | 222.75 | 一级 | |||||||||||||||
巨鹿县 | 17.64 | 三级 | 1.18 | 三级 | 16.23 | 三级 | 201.15 | 一级 | |||||||||||||||
任泽区 | 21.10 | 二级 | 1.20 | 二级 | 30.70 | 一级 | 293.30 | 一级 | |||||||||||||||
南和区 | 23.59 | 二级 | 1.42 | 二级 | 26.28 | 二级 | 214.64 | 一级 | |||||||||||||||
平乡县 | 20.50 | 二级 | 1.22 | 二级 | 35.94 | 一级 | 366.07 | 一级 | |||||||||||||||
新河县 | 16.87 | 三级 | 1.37 | 二级 | 19.53 | 三级 | 200.04 | 一级 | |||||||||||||||
柏乡县 | 19.65 | 三级 | 1.18 | 三级 | 20.43 | 三级 | 138.5 | 一级 |
区县 | 有机质/(g/kg) | 全氮/(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
---|---|---|---|---|---|---|---|---|---|---|---|---|---|---|---|---|---|---|---|---|---|---|---|
平均值 | 等级 | 平均值 | 等级 | 平均值 | 等级 | 平均值 | 等级 | ||||||||||||||||
宁晋县 | 21.00 | 二级 | 1.20 | 二级 | 24.30 | 三级 | 218.20 | 一级 | |||||||||||||||
隆尧县 | 21.53 | 二级 | 1.29 | 二级 | 27.89 | 三级 | 222.75 | 一级 | |||||||||||||||
巨鹿县 | 17.64 | 三级 | 1.18 | 三级 | 16.23 | 三级 | 201.15 | 一级 | |||||||||||||||
任泽区 | 21.10 | 二级 | 1.20 | 二级 | 30.70 | 一级 | 293.30 | 一级 | |||||||||||||||
南和区 | 23.59 | 二级 | 1.42 | 二级 | 26.28 | 二级 | 214.64 | 一级 | |||||||||||||||
平乡县 | 20.50 | 二级 | 1.22 | 二级 | 35.94 | 一级 | 366.07 | 一级 | |||||||||||||||
新河县 | 16.87 | 三级 | 1.37 | 二级 | 19.53 | 三级 | 200.04 | 一级 | |||||||||||||||
柏乡县 | 19.65 | 三级 | 1.18 | 三级 | 20.43 | 三级 | 138.5 | 一级 |
[1] |
邹逸麟.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
[2] |
王会昌. 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第18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
[3] |
郭盛乔, 王玉海, 杨丽娟, 等. 宁晋泊地区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J]. 第四纪研究, 2000(5):490.
|
[4] |
石超艺. 明代以来大陆泽与宁晋泊的演变过程[J]. 地理科学, 2007, 27(3):414-419.
doi: 10.13249/j.cnki.sgs.2007.03.414 |
[5] |
常全旺. 明清时期大陆泽、宁晋泊湖区垦殖情况及影响[J]. 邢台学院学报, 2011, 26(1):8-10.
|
[6] |
李俊杰, 李建平, 梅冬. 新形势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5): 84-92.
|
[7] |
农业农村部. 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EB/OL].(2020-02-06)[2024-3-29]. http://www.ntjss.moa.gov.cn/zcfb/202006/P020200622573390595236.pdf.
|
[8] |
农业农村部.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EB/OL].(2016-06-21)[2024-04-29].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607/t20160722_5215391.htm.
|
[9] |
段友春. 基于GIS的鲁东南典型丘陵平原区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3):61-6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853 |
[10] |
李娜, 陈署晃, 赖宁, 等. 基于GIS和地统计的伊犁州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11):2096-210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11.016 |
[11] |
赵志尚, 胡伟艳, 魏安奇. 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变化及障碍因素诊断[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5):268-272.
|
[12] |
李开丽, 檀满枝, 密术晓, 等. 基于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的土壤质量评价-以河南省封丘县为例[J]. 土壤, 2016, 48(6):1253-1260.
|
[13] |
谢英凯, 杨颢, 胡月明, 等. 县域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分区布点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 37(6):845-855.
|
[14] |
桂苗, 汪甜甜, 马友华, 等. 合肥市农田土壤质地空间特征分析与耕地质量提升[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38):114-119.
|
[15] |
马倩倩, 董博, 许旺旺, 等. 干旱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及土壤养分与盐渍化的分析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21, 44(2):514-524.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1.02.22 |
[16] |
曹婧, 陈怡平, 毋俊华, 等. 近40年陕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球环境学报, 2022, 13(3):331-343.
|
[17] |
范铭丰. 三明市耕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71-7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447 |
[18] |
陈强, 杨劲松, 姚荣江, 等. 河套平原典型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0):102-10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1000781 |
[19] |
王淇韬, 孔祥斌, 辛芸娜, 等. 基于利用效率限制的县域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3):292-299.
|
[20] |
何东娟, 郭燕华, 张青璞, 等. 基于灌溉条件的作物生产潜力内插方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9, 36(2):71-78.
|
[21] |
李旭光, 邢凤丽, 袁雪, 等. 基于GIS的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 2023, 51(7):793-801.
|
[22] |
殷守强, 王鑫, 贺文龙. 耕地质量监测中不同抽样方法的精度比较-以河北省黄骅市为例[J]. 资源科学, 2016, 38(11):2049-2057.
doi: 10.18402/resci.2016.11.04 |
[23] |
吴克宁, 焦雪瑾, 梁思源, 等. 基于标准样地国家级汇总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点构架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0):74-79.
|
[24] |
余述琼, 张蚌蚌, 相慧, 等. 基于因素组合的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4, 30(24):288-297.
|
[25] |
张玉臻, 孔祥斌, 刘炎, 等. 基于标准样地的省级耕地质量监测样地布设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6, 38(11):2037-2048.
doi: 10.18402/resci.2016.11.03 |
[26] |
卫新东, 王宁, 王筛妮, 等. 省域尺度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以陕西省为例[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 43(3):549-558.
|
[27] |
李玮, 杨建波, 温锦盼, 等.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确定方法对比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22, 34(5):11-23.
|
[28] |
杨帆, 徐阳, 崔勇, 等. 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J]. 土壤学报, 2017, 54(5):1047-1056.
|
[29] |
沈仁芳, 王超, 孙波.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中的土壤科学与技术问题[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2):135-144.
|
[30] |
徐明岗, 卢昌艾, 张文菊, 等. 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7):8-14.
|
[31] |
陈文广, 孔祥斌. 中国耕地保护科技创新战略探索[J]. 土壤通报, 2023, 54(4):947-954.
|
[32] |
高君亮, 罗凤敏, 高永, 等. 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9, 39(15):5594-5602.
|
[33] |
姚喜军, 徐进才, 刘静, 等. 伊金霍洛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 15(5):111-116.
|
[34] |
张珍明, 林绍霞, 张清海,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草海高原湿地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6):199-204.
|
[35] |
杨静涵, 刘梦云, 张杰, 等.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743-754.
doi: 10.31497/zrzyxb.20200318 |
[36] |
姚冬辉, 吴建富, 卢志红, 等. 江西省耕地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调查[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6(5):574-579.
|
[37] |
木合塔尔·艾买提, 肖鹏南, 周勇, 等. 山地丘陵交错地带耕层土壤pH和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7):1432-1441.
|
[38] |
张京华. 燕赵文化[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
[39] |
李振旭, 郑涛. 邢台古地地理环境与商周文明[J]. 邢台学院学报, 2022, 37(2):5-9.
|
[40] |
陈敬安, 殷超, 曾艳, 等. 湖泊有机质降解过程生源要素活化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与环境, 2023, 51(06):655-666.
|
[41] |
石建省, 李国敏, 梁杏, 等.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J]. 地球学报, 2014, 35(5):527-534.
|
[42] |
谢花林, 程玲娟. 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冬小麦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北衡水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2012-2022.
doi: 10.11849/zrzyxb.20161418 |
[43] |
王学, 李秀彬, 辛良杰, 等.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退耕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J]. 地理学报, 2016, 71(5):829-839.
doi: 10.11821/dlxb201605011 |
[44] |
赵霞, 黄瑞冬, 唐保军, 等. 潮土区不同土体构型对夏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3, 44(3):538-542.
|
[45] |
檀满枝, 李开丽, 史学正, 等. 华北平原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 土壤, 2014, 46(5):913-919.
|
[46] |
赵执, 吴克宁, 王海. 我国农田整治中典型土壤障碍因素的机械改土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21):182-185+199.
|
[47] |
韩迪, 李蓬勃, 徐东瑞. 河北省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分析[J]. 土壤通报, 2016, 47(1):65-72.
|
[48] |
李可, 杨勇, 刘亚军, 等. 基于回归克里格的河北省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3):1-7.
|
[1] | 刘庆超, 郭月峰, 祁伟, 林佳. 不同平茬处理对西鄂尔多斯花棒细根化学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5, 15(9): 14-20. |
[2] | 楼玲, 袁杭杰, 王京文, 王忠, 章明奎. 减量施肥对富磷钾菜地蔬菜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5, 15(3): 19-23. |
[3] | 程琰勋, 赵萌生, 徐磊, 郑洪福, 赵见波, 李锁明, 蒋潇, 瞿镪, 赵晨阳, 李明. 滇中南华地区土壤质量及绿色富硒富锗产地适宜性评价[J]. 农学学报, 2025, 15(3): 36-44. |
[4] | 刘雅杰, 刘战勇, 张向前, 路战远, 迟文峰, 程玉臣, 张德健, 孙峰, 刘祾悦, 兰慧青, 白东星.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阿荣旗耕地质量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 农学学报, 2024, 14(7): 58-66. |
[5] | 郑铭宇, 蔡立群.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金昌市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J]. 农学学报, 2024, 14(7): 24-35. |
[6] | 韩家宝, 董瑜, 农尚健, 金家全, 冯永洪, 张雁, 高秋美, 张艳艳, 李恺, 高斯源, 张国洪, 李晓婷. 陆良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与时空变异特征分析[J]. 农学学报, 2024, 14(4): 58-65. |
[7] | 李军营, 杨景华, 邹炳礼, 鲁耀, 周春明, 杨成伟, 李娟, 周敏, 周绍松. 基于大理烟区土壤养分分布状况的烤烟前作适宜性评价[J]. 农学学报, 2024, 14(11): 30-34. |
[8] | 程红梅, 田聪华, 王红梅, 张利召. 基于GIS技术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哈巴河县为例[J]. 农学学报, 2024, 14(10): 87-91. |
[9] | 郭艳萍, 唐洪杰, 刘德友, 姚静, 黄金丽. 鲁东南棕壤花生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评价——以沂南县为例[J]. 农学学报, 2024, 14(10): 25-32. |
[10] | 邹恒宇, 叶英聪, 匡丽花. 耕地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J]. 农学学报, 2024, 14(1): 44-52. |
[11] | 杨楠茜, 刘宪斌, 赵星硕, 董晗. 生境对紫茎泽兰叶片外部形态结构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9): 46-53. |
[12] | 潘义宏, 蔡宪杰, 邓涛, 左伟标, 李晓婷, 徐继超, 冯永洪, 保华, 闫鼎. 多栽培因素与土壤养分对‘云烟105’含梗率影响关联分析[J]. 农学学报, 2023, 13(9): 31-37. |
[13] | 姜生秀, 赵鹏, 朱淑娟. 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莎豆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7): 32-37. |
[14] | 田晶华, 郭凤鸣, 陈克龙, 廖萍, 杨云. 红塔区花卉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相关性研究[J]. 农学学报, 2023, 13(11): 43-48. |
[15] | 崔彦芹, 李思达, 徐桂真, 侯少锋, 关中波, 郭元章. 芝麻连作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芝麻发芽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3, 13(1): 21-2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