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代银,朱旭霞. 四川冬水田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四川农业科技,2007,(12): 5-6. [2] 刘继福. 恢复冬水田势在必行 [J].四川水利,2005,26(5):44-45. [3] 陈桂权. 冬水田技术的形成与传播—以四川为中心的考察 [J]. 中国农史,2013,(4): 3-13. [4]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甘兴友,张现伟. 重庆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研究 [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 93-97. [5] 王祖谦. 试论四川丘陵地区冬水田的生态效益及培肥途径 [J]. 西南农学院学报,1984,(3): 1-8. [6] 谢德体.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1990,(1): 37-44. [7]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杨大金,王贵雄.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 [J]. 作物学报,2007, 33(6): 1004-1009. [8] 徐富贤,阎运德,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高产组合的库源特征研究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3(2): 144-152. [9] 陈琨,秦鱼生,喻华,冯文强,高原,涂仕华. 不同耕作方式和施肥处理对冬水田土温、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5): 1738-1741. [10]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张林,万先齐,刘茂,王贵雄. 冬水田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增产的作用时期及其影响因素 [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 954-958. [11] 徐富贤,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西南稻区不同地域和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氮、磷、钾吸收累积的影响 [J]. 作物学报,2011,37(5): 882-894. [12] 徐富贤,熊洪,张林,周兴兵,朱永川,刘茂,郭晓艺. 西南地区氮肥后移对杂交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1): 29-36. [13] 熊洪,徐富贤,洪松,冉茂林,熊远俸,雷达,刘代银. 四川冬水田区杂交稻抛秧栽培技术研究 [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S3): 54-59. [14]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土壤学报,2008,45(5): 915-924. [15] Xu Fuxian, Xiong Hong, Zhang Lin, et.al. Variation of nitrogen uptake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id-season hybrid rice at different ecological sites under different application levels [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12(7): 1001-1009, 1012. [16] 徐富贤,熊洪,谢戎,张林,朱永川,郭晓艺,杨大金,周兴兵,刘茂.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 1215-1225. [17] 凌启鸿,张洪程,黄丕生,凌励,戴其根. 水稻高产氮肥合理施用的运筹新探索. 见: 中国土壤学会. 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厦门: 土壤学报,2002: 26-40. [18] 凌启鸿,张洪程,戴其根,丁艳锋,凌励,苏祖芳,徐茂,阙金华,王绍华.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 2457-2467. [19] 李忠,陈军,林世圣,林登贵,张志兴,陈冬梅,林文雄. 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 557-561. [20]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杨建昌,王光火,邹应斌,张福锁,朱庆森,Roland Buresh,Christian Witt.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 1095-1103. [21] 孙永健,孙园园,刘树金,杨志远,程洪彪,贾现文,马均. 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J]. 作物学报,2011,37(12): 2221-2232. [22] 霍中洋,张洪程,吴桂成,戴其根,许轲,魏海燕,王艳. 超级粳稻单产800 kg/667m2氮素吸收特点及施氮模式的构建 [J]. 中国稻米,2012,18(6): 10-13. [23] 徐富贤,张林,熊洪,朱永川,郭晓艺,方递端,范青华,陈昌荣,陈应平,刘茂,周兴兵. 冬水田杂交中稻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与植株性状研究 [J]. 中国稻米,2009,15(6): 3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