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凌启鸿, 张洪程, 丁艳峰. 关于亚洲栽培稻两个亚种命名的商榷[J]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250-256.
|
[2] |
龚金龙, 张洪程, 李杰, 等. 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1):25-33.
|
[3] |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等. “籼改粳”的相对优势及生产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13, 19(5):1-6.
|
[4] |
李成荃, 南方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与合理利用[J]. 杂交水稻, 1991(增刊):6-9.
|
[5] |
董啸波, 霍中洋, 张洪程, 等. 南方双季晚稻籼改粳优势及技术关键[J]. 中国稻米, 2012, 18(1):25-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2.01.005
|
[6] |
张洪程, 张军, 龚金龙. “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4):686-704.
|
[7] |
余丽琴, 尹建华. 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战略思考[J].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28(11):20-23
|
[8] |
黄发松, 王延春. 湘、鄂、赣发展晚粳稻生产的条件与建议[J]. 中国稻米, 2010, 16(6):67-68.
|
[9] |
花劲, 周年兵, 张洪程, 等. 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J]. 中国稻米, 2014, 20(1):5-1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1.002
|
[10] |
许明, 吉健安, 彭汉艮. 江苏省粳稻品种的选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6):127-129.
|
[11] |
张培江, 赵磊, 付强, 等. 安徽省发展粳稻生产优势及建议[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4):8059-8062.
|
[12] |
张似松, 汤颢军, 柴婷婷, 等. 加快粳稻发展,进一步做强湖北省水稻产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2):450-453.
|
[13] |
曾文伟, 唐玉林, 游艺文, 等. 湖南邵阳水稻“籼改粳”的思考[J]. 作物研究, 2013, 27(4),379-380,383
|
[14] |
潘晓华, 江西发展粳稻生产的探讨[J]. 植保, 2011, 34(3):135-136.
|
[15] |
程飞虎, 周培建. 江西适度发展粳稻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农技推广, 2012, 28(1):7-8.
|
[16] |
路俊华. 江西求解“籼改粳”的世纪难题[J]. 江西农业, 2015(11):21-23.
|
[17] |
王雪桥, 余进仙, 邱水胜, 等. 一季中粳品种生产力对比试验初报[J]. 中国农技推广, 2016, 32(1):19-21.
|
[18] |
农业部.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Z]. 农农发(2015)2.
|
[19] |
方克明, 沈慧芳, 双巧云, 等. 水稻化肥使用量增长问题与零增长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7),200-204.
|
[20] |
李敏, 李树杏, 张洪程, 等. 不同施氮水平下籼稻和粳稻的产量响应差异[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11):22-24
|
[21] |
孙广朝, 李金歧, 董县中. “籼改粳”低产原因与技术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2):68-69.
|
[22] |
陈忠平, 程飞虎, 文喜贤. 江西省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 2016, 82(3):56-57.
|
[23] |
闵思桂, 杨杰, 王军, 等. 南粳49粳稻12000 kg/hm2目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7):49-51
|
[24] |
孙广朝, 李金岐, 董县中, 等. 伏牛山区籼改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57-58.
|
[25] |
成臣, 曾勇军, 王祺, 等. 氮肥运筹对南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5):1386-1395
|
[26] |
谢黎虹, 叶定池, 胡培松, 等.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法对水稻“甬优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4):789-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