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红旗, 路凤银, 郝仰坤, 等. 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6):368-373. | 
																													
																						| [2] | 李川, 乔江方, 谷利敏, 等. 影响玉米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质量的生物学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6):164-169. doi: 10.7668/hbnxb.2015.06.025
 | 
																													
																						| [3] | 王振华, 鲁晓民, 张新, 等. 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育种目标浅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11):1-3,21. | 
																													
																						| [4] | 王令涛, 刘海静, 刘桂珍. 2011—2020年河南省审定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演变分析[J]. 种子, 2021, 40(6):83-89. | 
																													
																						| [5] | 谢瑞芝, 雷晓鹏, 王克如, 等. 黄淮海夏玉米子粒机械收获研究初报[J]. 作物杂志, 2014(2):76-79. | 
																													
																						| [6] | 冀天会, 李成军, 王向阳, 等. 国审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圣瑞999’选育[J]. 农学学报, 2019, 9(8):7-9,40. | 
																													
																						| [7] | 戴景瑞, 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 2010, 18(1):1-5. | 
																													
																						| [8] | 王克如, 李璐璐, 郭银巧, 等. 不同机械作业对玉米子粒收获质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6, 24(1):114-116. | 
																													
																						| [9] | 卜华虎, 任志强, 肖建红, 等. 宜机收玉米新品种‘LT591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6-9. | 
																													
																						| [10] | 于阳雪, 刘珈伶, 贾琳, 等. 玉米自交系适机收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 2018, 26(3):22-27. | 
																													
																						| [11] | 陈得义, 景希强, 王孝杰, 等. 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J]. 作物杂志, 2014(2):13-15. | 
																													
																						| [12] | 王成雨, 舒忠泽, 程备久, 等. 中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及展望[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5(3):551-555. | 
																													
																						| [13] | 肖建红, 任志强, 杨慧珍, 等. 高产玉米杂交种‘盛玉688’的选育及应用[J]. 农学学报, 2018, 8(5):1-5. | 
																													
																						| [14] | 王燕, 王建军, 赵变平, 等. 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J]. 农学学报, 2019, 9(10):1-5. | 
																													
																						| [15] | 孙海潮, 万金红, 牛永锋.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豫玉23的选育与推广[J]. 玉米科学, 2005(S1):95-96. | 
																													
																						| [16] | 任志强, 杨慧珍, 肖建红, 等.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号’选育及应用[J]. 农学学报, 2016, 6(4):16-19. | 
																													
																						| [17] | 王育红, 孟战赢, 王向阳, 等. 豫西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产量效应研究[J]. 玉米科学, 2009, 17(6):60-62,73. | 
																													
																						| [18] | 杨国航, 张春原, 孙世贤, 刘春阁, 王卫红, 赵久然. 夏玉米子粒收获期判定方法研究[J]. 作物杂志, 2006(5):11-13. | 
																													
																						| [19] | 董广同, 苏晨光, 朱灵枝. 夏玉米制种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5):19-20. | 
																													
																						| [20] | 盖钧镒. 作物育种学各论[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125-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