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亚滨, 方晓宇. 我国烟草病害及抗赤星病育种研究进展[J]. 现代化农业, 2004, 5: 7-8. [2] 宋中邦, 梅岩, 程琴等. 应用FTIR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甲醛代谢机理的差异[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7): 1763-1767. [3] 常爱霞, 郭利杰, 刘旦等. 早花基因(FT)介导的烟草快速回交改良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3): 2508-2517. [4] 周小龙, 魏春阳, 黄佳等. miRNA398调控烟草Cu/Zn-SOD基因的表达[J]. 烟草科技, 2014, 4: 99-102. [5] 高福宏, 陈静, 陶琼等. 2011年昆明市烟草主要病害发生特点[J]. 植物保护, 2013, 35(2): 158-164. [6] 陈瑞泰, 朱贤朝, 王智发等. 全国16个主产烟省(区)烟草侵染性病害调研报告[J]. 中国烟草, 1997, 4: 1-7. [7] 马国胜, 高智谋, 陈娟等. 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J]. 烟草科技, 2001, 9: 4-47. [8] 赵杰. 山东省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9] 陈芷. 福建省四种烟草根茎病害诊断及其病原学研究[D]. 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10] 朱贤朝, 王彦亭, 王智发等. 中国烟草病害[D].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1] Cole J D. And Zvenyika Z A. Stem and root rot of tobacco transplants in Zimbabwe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and 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J]. Zimbabw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82,20(2):149-152. [12] 赵杰, 王静, 李乃会等.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菌致病粗毒素的研究[J]. 植物保护, 2013, 39(3): 61-66. [13] 倪永珍, 李维炯. EM技术应用研究[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8. [14] 邢承华, 蔡妙珍, 于洪波. EM有效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7, 27(5): 93-97. [15] 孙红霞, 武琴, 郑国祥等. EM对茄子、黄瓜抗连作障碍和增强土壤生物活性的效果[J]. 土壤, 2001, 5: 264-267. [16] 周晓芬, 杨军芳. 不同施肥措施及EM菌剂对大棚黄瓜连作障碍的防治效果[J].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8(4): 89-92. [17] 刘建勇, 余梅, 王安奎. EM菌剂调制甘蔗梢及饲喂德宏水牛的效果[J]. 中国牛业科学, 2010, 36(6): 40-43. [18] 刘永光, 杜伟. EM菌剂对桑树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4: 284-285. [19] 付利波, 计思贵, 苏帆等. EM菌对不适用鲜烟叶堆腐过程中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0(4): 607-611. [20] 丁文, 林芗华. 作物叶面施肥的科学性和局限性[J]. 福建热作科技, 1998, 23(2):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