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隆平. 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J]. 杂交水稻, 2018, 33(5):1-2.
|
[2] |
赵久然, 李春辉, 宋伟, 等. 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杂种优势及遗传重组解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2):4527-453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22.001
|
[3] |
陈兆波, 余健. 中国油菜生产形势分析及科研对策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2):303-308.
|
[4] |
邢朝柱, 靖深蓉, 袁有禄, 等. 陆地棉杂交种二代竞争优势研究[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9(增):88-91.
|
[5] |
张正圣, 李先碧, 刘大军, 等. 陆地棉高品质系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J]. 棉花学报, 2002(5):264-268.
|
[6] |
肖松华, 张天真, 潘家驹. 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利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8(3):28-33.
|
[7] |
于沐, 周秋峰, 高宏伟. 小麦新品种宝景麦161的主要农艺性状适应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2):48-52.
|
[8] |
张俊灵, 闫金龙, 冯丽云, 等. 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种子, 2020, 39(10):139-142,154,167.
|
[9] |
王瑞霞, 李伟峰, 杨光宇, 等. 芝麻新品种周10J5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种子, 2019, 38(10):124-126.
|
[10] |
周旭梅, 高洪敏, 高旭东. 丹玉311在西北春玉米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J]. 中国种业, 2020(12):50-53.
|
[11] |
章洁琼, 卢扬, 张荣达, 等. 国审苦荞品种黔苦7号丰产稳产性及主要品质指标分析[J]. 种子, 2021, 40(12):133-138.
|
[12] |
易小林, 刘盛武, 王彩先, 等.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27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种子, 2020, 39(3):151-154.
|
[13] |
赵璇, 牛宁, 付雅丽, 等. 大豆新品种石豆17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4):28-30.
|
[14] |
邓丽, 郭敏杰, 殷君华, 等. 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开农705的选育及丰产性稳产性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 2022, 47(4):28-33,103.
|
[15] |
王艳芝, 盖彦华, 盖颜欣, 等. 不同糜子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14):20-21,26.
|
[16] |
岳新丽, 王春珍, 陈云, 等.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种子, 2018, 37(9):129-131.
|
[17] |
任爱民, 马卫军, 张玉娟, 等. 棉花新品种邯6203的高产稳产性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21(4):57-59
|
[18] |
李绍伟, 楚宗艳, 吴超, 等. 棉花新品种开棉39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6):110-111.
|
[19] |
任爱民, 马卫军, 崔明晖, 等.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杂306的高产稳产性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15(3):89-91.
|
[20] |
张群远, 孔繁玲.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模型的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4):365-371.
|
[21] |
杨涛, 吴红燕, 谭家刚. 利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4):8134-8135,8139.
|
[22] |
舒文涛, 耿臻, 杨青春, 等. 国审大豆新品种‘周豆23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J]. 农学学报, 2016, 6(12):8-10.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6080013
|
[23] |
任洪雷, 李春霞, 龚士琛, 等. 利用SPSS实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3):8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