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芮孔明 . 农作物间套作种植原则及建议[J]. 河南农业, 2019(2): 21, 23.
|
[2] |
李洪, 李梦姣, 王彧超 , 等. 高寒区玉米套种高菜田间配置模式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6):120-125.
|
[3] |
雍太文, 杨文钰, 向达兵 , 等.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的产量、氮营养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J]. 草业学报, 2013,21(1):50-58.
|
[4] |
刘忠宽, 曹卫东, 秦文利 , 等. 玉米一紫花苜蓿间套作模式与效应研究[J]. 草业学报, 2009,18(6):158-163.
doi: 10.11686/cyxb20090621
URL
|
[5] |
杜洋文, 曾祥福, 邓先珍 , 等. 不同油桐套种模式对农作物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3):486-489.
|
[6] |
王心星, 荣湘民, 张玉平 , 等.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模式效果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9):13-19.
|
[7] |
杨峰, 娄莹, 刘沁林 , 等. 玉米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生物量、根系伤流及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20):4056-406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20.019
URL
|
[8] |
郑顺林, 袁继超, 李德林 , 等. 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下田间配置及群体优化[J]. 中国马铃薯, 2010,24(2):80-83.
|
[9] |
赵秉强, 李凤超, 王成超 . 中国间套作持续健康发展之对策[J]. 耕作与栽培, 1997(Z1):5-8.
|
[10] |
单永辉 . 甘蓝套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6):78.
|
[11] |
梅沛沛, 王平, 李隆 , 等. 新开垦土壤上构建玉米/蚕豆根瘤菌高效固氮模式[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26(1):62-74.
|
[12] |
韩开明 . 河套灌区小麦套种玉米节水高产生理基础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13] |
肖关丽, 龙雯虹, 赵鹏 , 等. 玉米-甘薯间套作的光合效应及产量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28(1):52-55.
|
[14] |
肖继坪, 颉炜清, 郭华春 , 等.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作群体的光合及产量效应[J]. 中国马铃薯, 2011,25(6):339-341.
|
[15] |
任永福, 陈国鹏, 蒲甜 , 等. 玉米-大豆带状种植中套作高光效玉米窄行穗位叶光合特性对弱光胁迫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9(1):1-14.
doi: 10.3724/SP.J.1006.2019.82032
URL
|
[16] |
秦燕, 赵永康, 杨洪 , 等. 鲜食糯玉米与花生间作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44(6):26-28.
|
[17] |
郭丽琢, 张虎天, 何亚慧 , 等. 根瘤菌接种对豌豆/玉米间套作系统作物生长及氮素营养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2,21(1):43-49.
doi: 10.11686/cyxb20120106
URL
|
[18] |
宫秀杰, 滕云飞, 钱春荣 , 等. 玉米/辣椒间套作复合群体生理效应研究I.不同间套作方式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1):111-114.
|
[19] |
丁松爽, 苏培壑, 严巧姊 , 等. 不同间套作条件下枣树的光合特性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27(1):184-189.
|
[20] |
李彩虹, 吴伯志 . 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 2005(2):85-89.
|
[21] |
李小飞 . 长期间套作下作物生产力、稳定性和土壤肥力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22] |
俞文强, 朱春华 . 基于SPSS下主成分分析中若干问题的总结[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3,26(2):110-112.
|
[23] |
刘正芳, 柴强 . 带型及施氮对玉米间作豌豆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33(3):367-371.
|
[24] |
王彧超, 李洪, 王瑞军 , 等. 晋北地区玉米/蔬菜不同套作模式效益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28).
|
[25] |
杨庆飞 . 马铃薯/玉米套作品种配置效应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