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学学报》,

畜牧 兽医 水产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尾水处理前后吉富罗非鱼几种免疫因子比较
    尹统统, 李全杰, 朱昊俊, 郑尧
    农学学报    2025, 15 (2): 75-80.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045  
    摘要 + 80 )   HTML 1 )    PDF ( 1277KB )( 21 )   

    研究团队构建了“两坝三区”即“沉淀区-溢流坝-生态区-潜流坝-曝气区”耦合循环水生态养殖体系,并采用该尾水处理模式对全国九省市淡水养殖池塘进行了生态化改造。为探究改造是否具有提升鱼类免疫能力,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比较养殖尾水未处理与处理组血清中几种免疫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应用过程中成本核算这一产业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处理过后的养殖尾水,并不会影响该批鱼特定生长率SGR和肝体指数HSI(P>0.05),且对鱼体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清免疫因子α1-AT和LYS含量,促炎因子(IFN-γ)和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发现,不同处理之间的罗非鱼生长差异与尾水浓度无关,养殖尾水处理后罗非鱼血清中几种免疫因子含量变化显著,可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分泌型炎症因子,持续提高了其免疫能力。

    综合应用天然药物、菌群和多酶的仔猪腹泻防治策略
    韩姗姗, 张红艳, 殷红, 张强
    农学学报    2025, 15 (1): 68-74.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279  
    摘要 + 112 )   HTML 0 )    PDF ( 1277KB )( 154 )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应用天然药物、菌群和多酶的仔猪腹泻防治策略,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效益。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对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天然药物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菌群的调节作用以及多酶的消化辅助作用,对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综合防治策略的有效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优化药物、菌群和多酶的使用效果。

    不同盐度胁迫对单环刺螠幼螠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王浩宇, 康祖嘉, 于文松, 刘峰
    农学学报    2024, 14 (12): 55-61.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4-0112  
    摘要 + 86 )   HTML 2 )    PDF ( 1314KB )( 65 )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盐度条件下,单环刺螠幼螠的生理调节机制。实验设置15‰、20‰、25‰、30‰、35‰等5个盐度梯度,并在实验开始后0、6、12、18、24、48、72 h采集单环刺螠的血清、肠道匀浆和体壁样本,测定血清中SOD、CAT、ACP活力、肠道脂肪酶活力和体壁肌糖原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盐度胁迫对单环刺螠幼螠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的盐度刺激可以激活消化酶的活力并加速代谢,给予低盐刺激时消化酶活力上升的速度要慢于高盐刺激,中高盐度组的消化酶与肌糖原达到组内最高值的时间早于低盐度组。但当水体盐度超出单环刺螠的极限耐受盐度范围或胁迫时间过长时,则会对免疫系统和消化酶的活力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甚至对机体产生严重损伤。相对而言,盐度25‰组各指标随时间和盐度的变化较为稳定,适宜单环刺螠幼螠培育。

    不同养殖期小龙虾品质评价与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黄永平, 方明丹, 刘凯文, 刘志雄, 杨青青
    农学学报    2024, 14 (12): 62-69.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247  
    摘要 + 79 )   HTML 0 )    PDF ( 1342KB )( 27 )   

    通过4—10月小龙虾不同养殖期的对比试验,对25~30 g小龙虾虾肉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等34种品质因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期小龙虾有32种品质因子差异性显著(P<0.05,下同)。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6—8月虾显著高于其他月份;氨基酸总量(TAA)16.57%~19.72%,以4月虾最高,7月虾次之,10月虾最低,整体呈下降趋势;必需氨基酸(EAA)与TAA比32.63%~36.58%、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59.67%~73.51%,以9—10月虾最高,呈上升趋势;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68.34~90.14,以4月虾最高,8月虾最低,呈下降趋势。对32种品质因子与养殖期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3种品质因子与养殖期气象因子显著相关,其中与阴天数、日照时数、温度适宜指数显著相关的品质因子最多,且与阴天数大多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大多呈负相关,与温度适宜指数均呈正相关;与常规营养成分相关的温度适宜指数的最适温度为22℃,质构特性为24~26℃,氨基酸为20℃。因此适宜的温度下,适当的遮阴挡阳有利于提高小龙虾品质。分析不同时段的气象因子与品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前期是气象因子对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关键影响期,养殖中后期是气象因子对质构特性的关键影响期。

    克氏原螯虾促雄性腺摘除前后血淋巴外泌体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杨思琦, 王齐帅, 李艳和
    农学学报    2024, 14 (11): 56-63.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220  
    摘要 + 79 )   HTML 1 )    PDF ( 1915KB )( 39 )   

    为了了解可能参与克氏原螯虾性腺分化的相关调控因子,对克氏原螯虾促雄性腺摘除前后血淋巴外泌体进行了蛋白组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摘除促雄性腺前后血淋巴外泌体中一共鉴定到蛋白质469个,差异表达蛋白98个。14-3-3 zeta和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27 homolog这2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参与了克氏原螯虾的性别调控。

    基于气象因子的河蟹产量估算
    吴芳, 章雯, 翟晓瑶, 龚佳, 张自强, 袁昌洪
    农学学报    2024, 14 (10): 53-60.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193  
    摘要 + 87 )   HTML 0 )    PDF ( 1311KB )( 72 )   

    为探索基于气象因子的河蟹产量估算方法,现利用2010—2022年兴化市河蟹产量和同期气象数据,与3种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在5个关键生长阶段(放养期、第1~3次脱壳期、第4次脱壳期、第5次脱壳期和成熟捕捞期),构建河蟹产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河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气象因子估算河蟹产量的精度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所构建的河蟹产量估算模型要优于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预测精度R2在0.95~0.98,RMSE在24.07~35.14 kg/hm2之间变化。在单一生长阶段中,在放养期的估算精度最高,R2为0.98,RMSE为24.07 kg/hm2,在全生育期中模型预测精度R2为0.92,RMSE为44.31 kg/hm2。研究结果揭示了气象因子在不同生长阶段下估算河蟹产量的能力。

    台儿庄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现状与评价
    张志山, 邱正, 张红, 丛旭日, 张典, 董学飒, 王亚楠, 徐潇, 冯绣云, 安丽
    农学学报    2024, 14 (10): 61-67.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4-0274  
    摘要 + 112 )   HTML 0 )    PDF ( 1533KB )( 132 )   

    本研究在台儿庄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展开,旨在评估该保护区内的鱼类组成、优势种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物种黄颡鱼的资源存量。通过在保护区内部署三处多网目复合刺网和定置串联笼壶作为捕捞工具,对所捕获的渔获物进行详细的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共监测到22种渔获物,这些种类分别隶属于5个目9个科。其中鲤形目最多,共14种,占总种类数64%;鲇形目1种,占总种类数的4%;鲱形目1种,占总种类数的4%;鲈形目3种,占总种类数的14%;甲壳类3种,占总种类数的14%。针对保护物种黄颡鱼,采用柱式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其总DNA,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群体的种群结构稳定,遗传多样性总体处于较高水平,野生种质资源处于较好的状态。这一发现证实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并且黄颡鱼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本挖掘法分析中国配合饲料标准的演变
    田一粟, 孙筱莎, 孙汝江, 姜柏翠
    农学学报    2024, 14 (10): 68-78.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219  
    摘要 + 82 )   HTML 2 )    PDF ( 2773KB )( 94 )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基于1984—2023年间共计39年的中国配合饲料国家标准及非国家标准体系作为样本,利用ROST CM6软件对中国配合饲料标准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饲料标准先后历经了标准制定和发布的7个高峰期,其中标准的重心先后倾向于饲料标准检测、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营养标准、配合饲料卫生标准。非国家标准相较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的超前性或滞后性。通过不断的修订和改进,中国的配合饲料标准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这一发现对于指导未来饲料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和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杨玉莹, 何珊珊, 王玉斌
    农学学报    2024, 14 (8): 44-48.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174  
    摘要 + 160 )   HTML 4 )    PDF ( 1112KB )( 94 )   

    为了探寻实现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有效路径,系统梳理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畜禽资源遗传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结果表明:目前,保护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初具规模,从业主体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也面临资源特性挖掘不深,保护与开发利用脱节;法规政策支撑薄弱,管理制度缺乏联动;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设施陈旧,保护技术落后;资金扶持力度不足,投入渠道单一等困境。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资源深度挖掘,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整合部门管理资源;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建立多元的投融资体系;持续推进保种场、保护区及基因库发展建设进程。

    PEDV乳酸菌工程菌株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安琦, 牛彦波, 吴皓琼, 樊川, 曹亚彬, 原韬
    农学学报    2024, 14 (6): 67-71.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267  
    摘要 + 104 )   HTML 6 )    PDF ( 1402KB )( 82 )   

    本研究以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研究目标,利用含有PEDV S基因的植物乳杆菌活载体菌株LP1522-PEDS口服免疫小鼠,应用ELISA 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粪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IgG、IL-4、IL-2和IFN-γ含量,评价乳酸菌重组菌株LP1522-PEDS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商品灭活疫苗组和工程菌株免疫组粪便中的SIgA、血清中的IgG、IL-4、IL-2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免疫42~56 d,灭活疫苗组和重组菌株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最大值,抗体和免疫因子水平依次为:商品灭活疫苗组>LP1522-PEDS组>空载组≈对照组。随后商品灭活疫苗组、LP1522-PEDS组抗体和免疫因子水平逐渐下降。免疫70 d,商品灭活疫苗组抗体水平降幅度相对较小,工程菌株免疫组降幅较大。结果表明,小鼠口服携带PEDV S基因的基因工程植物乳杆菌LP1522-PEDS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PEDV免疫应答。

    天然抗氧化剂花青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韩姗姗, 岳淑宁, 张红艳, 戴佳锟, 窦秉德, 李忠玲
    农学学报    2024, 14 (5): 60-66.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121  
    摘要 + 145 )   HTML 9 )    PDF ( 1274KB )( 154 )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畜禽养殖业中应用广泛。综述了目前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并从绿色养殖角度阐述了花青素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对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作用。推广使用花青素等饲料添加剂将成为未来畜禽养殖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助于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熊绍斌, 唐蓉, 张森, 欧婧, 刘晓东, 侯秀发, 豆晓霞, 袁金华, 袁金同
    农学学报    2024, 14 (3): 73-80.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101  
    摘要 + 229 )   HTML 7 )    PDF ( 1255KB )( 444 )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BRDC),又称为“运输热”(Shipping fever),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和应激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牛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通称,高发于犊牛。BRDC分布广泛,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中国养牛业的发展,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在中国各地奶牛场和肉牛场相继被确诊,严重威胁中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该病病因复杂,防治难度大,快速准确的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BRDC的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后抗时代发酵中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殷红, 张红艳, 张强, 韩姗姗
    农学学报    2023, 13 (11): 67-72.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170  
    摘要 + 264 )   HTML 4 )    PDF ( 1013KB )( 443 )   

    发酵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和无抗药性等优点。尤其是在饲料禁抗的情况下,发酵中药作为饲用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发酵后的中药液及中药渣兼顾中药药效和益生菌双重健康特性,有效活性成分更容易被动物体吸收利用,这不仅扩大了中药的资源利用度,而且有助于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率,节约养殖成本。在后抗时代,采用植物提取物营养干预畜禽养殖,预防未病,实现动物机体健康是替抗、禁抗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这方面,中药功能饲料添加剂通过由内到外提升机体免疫,提高养殖动物生产性能,符合国家推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综述了畜禽养殖中发酵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为今后发酵中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植物源高活性小分子有机碳材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邹海平, 刘志刚
    农学学报    2020, 10 (2): 67-68.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191000221  
    摘要 + 373 )   HTML 4 )    PDF ( 951KB )( 271 )   

    从国内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自主研发“生物质炼制”技术和成套装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高活性小分子水溶性的有机碳材料,并将其引入水产养殖中,结合企业多年研究和实践案例,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分析,证明植物源高活性的小分子有机碳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不同砷形态在水产品中的毒理及转化研究进展
    刘香丽,汪倩,宋超,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陈家长
    农学学报    2019, 9 (12): 33-38.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190500026  
    摘要 + 498 )      PDF ( 1188KB )( 708 )   
    为了研究不同砷形态化合物在水产品体内的毒力大小、毒理效应和转化机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二十年几种常见砷化合物在水产品中蓄积规律的研究,发现在所有砷化合物中,无机砷的毒性往往大于有机砷,但也有研究发现三价态的有机砷MMA毒性比无机砷高数几倍;在对水产品体内不同砷化合物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可以得出有机砷是主要的存在形式。但研究也还存在不足,对水产品的砷含量研究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海产品类,今后还需要加大对淡水性水产品类砷含量以及蓄积规律的研究力度。本文主要阐述了砷的几种常见形态As3+、As5+、DMA、MMA、AsB、AsC、TMAO、TETRA(TMAs+)、砷糖和砷脂间的毒力大小比较及其毒性产生机理、环境中砷元素的来源和砷形态在水产品内的迁移、转化、代谢机理,旨在不同价态砷化合物在水产品中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抗生素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渔业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黄铢玉,方龙香,宋超,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陈家长
    农学学报    2019, 9 (11): 57-62.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190500023  
    摘要 + 617 )      PDF ( 1253KB )( 968 )   
    恩诺沙星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恩诺沙星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的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畜牧兽医以及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上。但是近年来,由于养殖户过度使用抗生素,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建设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理念,以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为发展目标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渔业,必须要了解恩诺沙星的相关性质以及它的代谢迁移转化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养殖户合理安全的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对环境的污染。恩诺沙星的主要代谢产物是环丙沙星,是由恩诺沙星脱去一个乙基得到的,农业部已经将环丙沙星列为禁药。本综述通过探讨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结构性质,药物动力学代谢特征以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途径,从而为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渔业奠定基础。
    大刺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张坤,吴斌
    农学学报    2019, 9 (11): 50-56.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9010028  
    摘要 + 431 )      PDF ( 1313KB )( 570 )   
    从腹腔积液、肠道发炎、肛门红肿,体表溃烂等症状大刺鳅的肝、肾等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MaG170114NA。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试验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并产生死亡。从人工感染鱼体分离纯化得到菌株MaG170808NA,再次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后显示具有比MaG170114NA更强的致病力,证实分离菌株为大刺鳅致病菌。对分离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MaG170114NA对药物敏感性,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红霉素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及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粘菌素B等12种表现耐药。
    实验模拟条件下不同粒径海泡石对渔业环境中重金属镉的去除效果研究
    陈曦,宋超,张雪,张聪,张雪敏,刘颖,陈家长
    农学学报    2019, 9 (10): 53-58.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8060009  
    摘要 + 321 )      PDF ( 1525KB )( 400 )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纳米级别的海泡石是否可用于去除渔业环境中的重金属镉。【方法】本研究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构建了暴露有2种环境浓度镉(50 µg/L和100 µg/L)的渔业水生生态系统,并比较了普通粒径和纳米粒径2种海泡石对渔业水体和水产品中重金属镉的去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运行的10天,镉从水体向鱼体产生生物浓缩过程;试验接下来利用0.03 g/L浓度的海泡石粉末对水体进行泼洒,发现纳米粒径的海泡石对镉的吸附去除能力优于普通粒径,吸附的稳定性也更好;经过吸附去除作用,鱼体可食部位肌肉中镉含量虽然与处理前(10天时)相比数值有所下降,但不显著,且高浓度处理组数值仍超过相关标准。【结论】虽然利用海泡石,特别是纳米粒径的海泡石可有效去除渔业水体中镉的浓度,但由于生物浓缩和积累效应,镉在鱼体中的含量并不会显著得到降低。建议在渔业养殖开始前就对镉的污染水体进行修复,以期达到渔业水质标准,从而保证水产品上市时的质量安全。
    水产动物养殖尾水管控策略
    宋立民,张 韦,孙晓旺,刘肖莲,逯云召,李楠,王永辰
    农学学报    2019, 9 (10): 59-64.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8100012  
    摘要 + 549 )      PDF ( 1241KB )( 995 )   
    当前水产动物养殖尾水大多直接排放,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有效管控养殖尾水排放,本着全面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笔者从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对生产者和政策管理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理解和维护中国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2)生产者需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新型养殖模式;(3)管理者应该制定区域化、集约化资源利用和尾水排放、处理标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险制度,强化管控力度。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丹草‘晋草4号’农艺性状和光合指数的影响
    吕鑫,平俊爱,杜志宏,李惠明,牛皓,王玉斌,张福耀
    农学学报    2019, 9 (9): 55-60.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8060010  
    摘要 + 380 )      PDF ( 1375KB )( 423 )   
    旨在确定高丹草‘晋草4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适应的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高丹草‘晋草4号’各农艺性状和各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西中部地区,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影响下,‘晋草4号’株高、茎粗、分蘖数、生物产量、干重产量和各项光合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株高、茎粗、生物产量、干重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在F2D3时,表现最好;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在分别在F2D4、F2D2和F3D1时表现最好,F2D3时表现次之。处理F2D3即种植密度为390000株/hm2,施肥量为750 kg/hm2时最为适宜。